校本培训论文

校本培训论文

ID:38050659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校本培训论文_第1页
校本培训论文_第2页
校本培训论文_第3页
校本培训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本培训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好《浙江绿谷》 开好地方课程——谈如何实现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在统一的课程计划框架内,对“谁来决定儿童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安排,真正实现权利分享、责任共担的课程开发和使用机制。但现实是许多地方不重视,学校处于观望状态,管理跟不上。本人欲以《浙江绿谷》等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使用方面作些阐述。看准两种课程的优势和缺陷,实现资源良性互补;抓住两种课程的异同点,凸显教学的地方特色;摈弃课程教材权威论,促进地方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2、 有机整合   《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指出:地方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面向局部地方,满足地方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一样,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增强着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具有独立的功能与作用。   地方和校本课程应该是在统一的课程计划框架内,对“谁来决定儿童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安排,真正实现权利分享、责任共担的课程开发和使用机制。华东范大崔允漷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很明确地告诫我们现行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许多地方

3、主管部门不重视,学校处于观望状态,相关管理措施跟不上。本应该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却难见其熠熠生辉。   一、看清两种课程开发使用的存在问题,理性对待两种课程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县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基本上采用浙江省教研室编写的《人、自然与社会》和市教研室编写的《浙江绿谷》。校本课程则基本由学校根据区域实际和学校实际自行进行开发,并使用。然而在开发和使用这些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学校和老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其课程特点,盲目地开发和使用,存在不少问题。   1、课程概念模糊,认识不到位。地方课程研究中,出现了把省、市地方课程绝对化的倾向。

4、即在地方课程开发时,出现以省市为地域范围,不以区县甚至更小地理空间为地域范围的现象。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实质就是由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它势必导致在地方课程开发上,市、县甚至更小的地域没地方课程设计权。其实各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课程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方课程开发应给市、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区域以较大的自主权,统得过死不利于地方课程建设。不少学校所开设的却仅仅停留在校本课程的范围。有的都开设了,仍停留在装点门面和点缀的水平。   2、课程目标社会关注程度不高,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联系不够紧密。地课程设计大多注重

5、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注重不够。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忽视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去。课程目标关注个人较多,关注社会较少。这是不利于发挥地方课程育人功能的。   3、内容丰富,但地方特色不明显。我省各地、各学校开发使用的地方和校本课程中,涉及面相当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我县不少学校够针对当地实际和地域经济文化特色,开设了不少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如××镇小的中国象棋教育,××镇小的

6、《魅力××》等。但在众多丰富的内容中,真正体现地方特色和符合校本课程要求的并不太多。许多学校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同学校长期开展的校内校外活动等同起来,完全违背了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补充”、“特色”和“适应”的客观要求。地方课程实施缺乏对地方或社区(尤其是农村)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4、学校重视不够,管理跟不上。从一些学校的新课改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教师对地方课程的开设、使用不够重视。课都开了,但有的学校随意增减课时。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手头的《人、自然与社会》和《浙江绿谷》或多或少地上了那么几课,有的甚至就根本没有翻开过。学期

7、结束后,这些书也就也成了废纸一堆。此外,学校在地方和校本课程教学、评价和管理上也跟不上新课改的需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同样都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窘境。从省、市、县三级教研系统来看,这方面的人员配备、新教材培训和研究活动开展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的话也只是作为“搭头”兼给某个教研员分管。   二、实现地方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的应对策略   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兴趣、爱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问。其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它能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学

8、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地方和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两者的有机整合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一)看准两种课程的优势和缺陷,实现资源良性互补   “面向本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