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

ID:38050801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_第1页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_第2页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_第3页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_第4页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与教育对策宜宾市筠连县龙镇中心校宋华松现在的学生难管、难教育,几乎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甚至有的教师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未成年人的德育问题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那些经常违反道德行为准则和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的学生,我们常称之为“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是学校当前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师议论的热点。我试图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学生品德不良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进行探讨。一、“问题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1、缺乏亲情关爱,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强。2、没有明确学习

2、目的,学习不用功。3、起哄、搞恶作剧、欺侮同学、顶撞教师、无礼貌、骂人、撒谎、考试作弊、小偷小摸、损坏公物等。4、拉帮结派,成立团伙,逞强称霸,敲诈勒索,到社会上寻衅滋事,或把校外的势力勾搭到校内来,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转化“问题学生”是获得教育教学大面积丰收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许多教师一提到“问题学生”就感到头痛,认为“朽木不可雕”,其实,只要找到问题所在,“问题学生”是能够变成好学生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可见这些“问题学生”并非天生。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花季

3、少年迷失方向执迷不悟呢?二、“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6(一)、主观原因: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青少年的某些品德不良行为,往往是由于对有关道德行为准则缺乏应有的理解,再加上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2、异常的情感表现。品德不良的学生之所以会干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是因为缺乏亲情的关爱,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他们在受到挫折时,不是吸取教训,反而将怨恨情绪发泻到其他人身上,甚至做出反常的行为。在这种“受伤”的情绪支配下,常以粗暴蛮横的行动来发泄自己受压抑的烦躁不满的情绪,挑逗同学,毁坏东西,与关心他的父

4、母、老师作对。3、道德意志薄弱。品德不良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坚强的道德意志,不能用正确的认识战胜不合理的欲望而发生不良行为。例如,有的学生明知打架、殴斗等行为是错误的。但由于意志薄弱,正确的认识不能见诸行动,出现明知故犯。4、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一种不良行为的产生,开始往往是偶然的,但是当它一旦产生之后,这种不良行为方式就会与个人某种欲望的满足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进而形成一种不良的动力定型,即坏习惯。因此,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具体掌握,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二)、客观原因:1、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5、由于受社会上坏人的指使、教唆或被街头那些描写性爱、凶杀、迷信的音像制品和读物的影响。这些格调低下的视听产品的出现,在不具有成熟心理的学生身上,缺少辨别是非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使他们受毒害和侵蚀。62、家庭的不良教育与不良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对子女养而不教或重养轻教,管教宽严失度,方法不当,或有家风不正,家境突变的环境,从而使这些青少年形成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3、学校教育失误。学校教育的失误会给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蔓延和恶化提供机会和条件。学校教育的失误通常发生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强调智育,忽

6、视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偏爱尖子生,而忽视甚至放弃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第二,教育方法不当。有些教师的素质不高,方法生硬,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品德不良的原因,对症下药,而是不作调查武断地批评学生。第三,放弃教育责任。有的教育工作者,由于缺乏工作责任感,因此便对学生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三、“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只要我们根据其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引导,是完全

7、可以教育好的。(一)、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问题学生”一般都存在是非观念差,辨别是非能力低的心理特点。因此,他们往往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时,及时辨别并加以制止。犯了错误以后,也不会很快产生改正的意向,因而一错再错,最终变成品德不良的学生。因此,培养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是转化“问题学生”的重要一环。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形成学生的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可以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走出去”6也就是说学校改变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将校门打开,有计划地让学生走向社会,使学生多

8、接触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正反面的人和事,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辨别是非能力.如组织学生参观我市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宣判执法大会等;“请进来”也就是说在使学生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将社会的教育力量请进来。如聘请热心于教育事业的人士和英雄模范人物到学校作辅导,并结合学生实际作针对性报告,每学期邀请镇司法和市普法办领导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主动与当地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与宣传文化部门联系,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样力争全社会相互配合,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