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

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

ID:38055462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_第1页
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_第2页
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_第3页
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_第4页
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一直以来,传承文化、培育人才,教师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当从事普校教学的教师在事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他们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时,被社会、学生和学生家长认可、尊敬时,特校教师可能还在因入学多年的弱智学生不会写自己的姓名被家长误会正与家长交流呢。失落和情绪的倦怠也伴随着喜悦一同降临到他们的身上。面对这种境况,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职业倦怠这一心理疾病呢?笔者将会从以下几方面简单的做一下叙述。一、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特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是由于

2、教师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下有压力的工作,加上工作中持续的疲劳与社会的回报等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主要表现如下。特校教师缺少精神与物质的支撑。网络中有一段赞美老师的话:“因为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愿我的谢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鲜花,给您的生活带来芬芳。”这句话用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十分欣慰和自豪。而特校教师扮演的是残疾孩子的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

3、、心理医生等多重角色。每天面临班上几个、十几个残疾类别不同、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老师们感觉自己身心俱惫。再加上枯燥乏味几乎数日教一个生字,学生学了忘,忘了学。教学成就感的缺失,导致特校教师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 特校教师不是圣人,总会感到烦燥:孩子们一个个善意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他紧锁的双眉;学生们感情纯真的语言也难以激起他心灵的共鸣;当他以一句“烦死了!”打发走,前来求助于他的学生时;当他从积满灰尘的档案柜里寻出一份“不知何年何月出土”的“古色古香”的教案,照着抄了一遍还来不及瞄上一眼便匆匆走上讲台时……他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一个曾经说过要将自

4、己的青春献给特教事业的特校教师。难道他真的是“老”了。应该拥有的良好心态哪里去了,原来此刻的他染上了一种心理疾病----“职业倦怠症”。二、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自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个词语后,职业倦怠很快成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教师这个行业所面临的心理疾病。而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还会使受教育的对象:残疾学生在受到生理创伤之后又一次遭受到心理的伤害。因此,特校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亟待解决的问

5、题。三、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学会适当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环境,定期释放心理垃圾,有意识地积聚内心的能量,使自己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1、换位思考,重选参照物。你站在山坡上往上看,不可非议,你是矮小。这好似特校教师往上在比,是有很多的苦恼,但每个人何多何少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换个思路、重新选择参照物往下比试,也许你的心情会好很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考虑自己获取的有多少,而要想一想自己对不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对不对起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特校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一个奉献的职业。我们不能与富商相比,甚至不能与普通学校的教师相比。特校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不是很如意,特

6、校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能理解。但看到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社会上自食其力的生活,哪个特校教师能不感到幸福、自豪呢?在幸福中又怎会心生倦怠呢?2、自我反省,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作为特校教师,我们应了解自己事业的可能性与其局限性,而不能只是一味要求自己和学生,应该承认我们的教育对象毕竟是残疾儿童,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去和健全学生比拼,不要理想化的予以过高的期望值。作为一名合格的特校教师,我们还应该积极深入到学生中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一个“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点滴成绩一目了然,你从中体现自己的成就感。3、真心关爱,得到一份满足

7、。如何真正关爱学生,也许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阐释。但作为特校教师却清楚地知道,残疾学生和普通人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作为一名特校教师,即使你曾对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付出了关爱,但你对百分之一的孩子有疏漏,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说,也许就意味着你放弃了他百分之百的未来。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告诫自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有任何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应该给他们以关爱,让每个孩子都能勇敢的去寻找、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而与此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付出真爱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份满足。4、关注工作的兴奋点,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虽不能至,心

8、向往之。”人活着若没有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