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

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

ID:3805860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_第1页
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_第2页
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_第3页
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_第4页
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利比亚背后的大国博弈                    “战斧”划天舞,“幻影”闪如电。  截至3月31日晨,多国部队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及其他目标实施了连续10夜和多轮次的空袭,以3月23日为例,多国部队一天之内就执行175次空中任务,其中美军飞机飞行113次,占总数65%。  这是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又一次出现的国际社会对某一国的集体军事干预。这一局势将走向如何?  解读安理会决议  安理会第1970号(2011年)和1973号(2011年)决议形成一个逻辑链,先有1970号决议确立

2、了卡扎菲对待国内反对派民众行为方式造成“反人类罪”的可能性,才在接着的安理会第1973号(2011年)决议中做出两个授权:(1)明确性授权:建立禁飞区,(2)开放性授权:为阻止忠于卡扎菲的军队屠杀反对派及平民,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从字面上看,决议既没有“空袭”一项,也没有军事行动一项,如果光看第一项“明确性授权”,禁飞区的建立,似乎只是为了阻止卡扎菲部队空中袭击反对派武装和平民,而不包括主动对地面军事设施展开攻击,而第二项授权中的“一切必要措施”,用穷尽法列举,则应包括政治和经济等和平手段,而不只是军事的非和平手段,

3、把“一切必要措施”只视为军事手段,显然是一种误读。3月28日起在伦敦举行的多轮多国协商,应构成了安理会决议“一切必要措施”中的“政治解决方式”。  但是,从技术上看,在对方防空力量有效存在,并且实质违反停火承诺之时,是不可能实体性建立禁飞区的,所以,有效建立禁飞区,必然要使敌方的防空力量抑制到最低限度。而从两项授权的关系上看,它们之间显然构成相互包含的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弥补第一项授权中表述的不清和缺陷,从而确立了军事行动属“一切必要措施”之终极内容。按英国人的理解,针对卡扎菲的“斩首行动”也属“一切必要措施”之

4、内容。  3月28日,的黎波里一处医院管理方向外国记者展示了多国部队袭击医院的“铁证”,然而记者注意到他们手中拿的“证据”是俄制“喀秋莎”导弹,这显然不是英、法、美等军队最有可能装备的武器弹药。  另一方面,即便存在“军事手段”被滥用的倾向,但安理会决议具有国际法效力,任何联合国会员均应遵守,无论其形成决议之前投的是弃权票还是其他。不能因为投的不是赞成票,则无视遵守决议的集体义务。  他们为什么反对  俄罗斯总理普京称法英美等国的军事干预,让他想起了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言下之意就是赤裸裸的伐异征服与侵略战争。这个比喻

5、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斥为“不妥当”,显示了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其内部远非形成统一的看法。俄总统可能更加关切其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认为美国再一次陷入一场战争,未必是一件坏事,这增大了与对方讨价还价的空间。  3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来华出席国防货币体系改革研讨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时,表达了安理会决议中“一切必要措施”中要重视和平手段的愿望,认为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当然,中方的立论是建立在“假设性前提”上,即“如果军事行动殃及无辜平民,造成更大人道主义危机,则违背了安理会决议的初衷”,这种弹性主张,显示了中方一定的灵

6、活性。  美国国内也有反对声音,主要是从充当“反对派”角色的共和党人提出的。不过,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共和党人从维护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角度、对奥巴马未得到国会授权就动武提出合法性质疑,并不质疑安理会决议的合法性。美国共和党人急于知道民主党政府想把这一场战争打到什么地步,设定的战争目标有没有足够清晰。显然,他们只是在履行反对党“反对一切”的职责而已。  曾经在科索沃战争中扮演积极角色的德国,这次面对类似的情势后,却选择了后退,在安理会上投出了弃权票。就因德国这一票,差点因赞成票数不够而使决议流产,好在最后一刻奥巴马极力

7、说服祖马,争取到了南非的关键一票。  德国的立场选择,更多是因德国国内政治选举原因造成的,促使默克尔选择了谨慎态度。在观望了一段时间之后,3月28日,美、英、法、德四国领导人伦敦视频会议上,默克尔打破沉默,明确提出卡扎菲已经失去合法性,必须自己下台或面临被赶下台。  利比亚的未来走向  从各方态势上看,3月17日安理会决议一过,卡扎菲就来了将计就计,宣布遵守1973决议,并停火。而此时,忠于卡扎菲的军队已经基本收复失地,对反对派武装逐个击破,最后到了基本收官之局。拿奥巴马的话说,如果再不出手,利比亚的反对派就被卡扎菲消灭

8、完了。所以,安理会决议到来的时机也微妙,卡扎菲宣布停火的时机也微妙,联军最后19日仓促动手的时机也很微妙。  可见,英法美的行动,与他们对形势的某种预判有关:第一,联军动手后,会极大震慑卡扎菲,促使其集团内部分裂;第二,在联军空中掩护下,反对派武装会势如破竹,卡扎菲军队就会迅速溃败。基于这样的判断,甚至军事行动的领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