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80例中医辨治临床体会

胃出血80例中医辨治临床体会

ID:38067759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胃出血80例中医辨治临床体会_第1页
胃出血80例中医辨治临床体会_第2页
胃出血80例中医辨治临床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胃出血80例中医辨治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胃出血80例中医辨治临床体会摘要:目的研究胃出血中医辨治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80例胃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出血患者应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关键词:胃出血;中医治疗;疗效胃出血俗称上消化道出血,40%以上是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工作过度劳累、日常饮食不规律、情绪异常紧张等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容易发病;其次是急性出血性胃炎导致的胃出血,这两种原因导致的胃出血

2、大部分经过正规治疗后都能得到有效救治。另外是肝硬化导致的胃出血,肝硬化病人一般都会发展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如果再食用粗糙食物、情绪过度刺激,食管胃底的静脉血管爆裂就会发生大出血。胃出血的死亡率高达10%。临床上主要是应用止血剂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胃出血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80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8岁~80岁,平均年龄(52.4±2.5)岁;出血时间1h~6d,平均出血时间为14h;其中36例患者黑便,6例患者伴有呕血,9例患者既有呕血也有黑便;27例患者有

3、胃炎史,10例患者有胃溃疡病史,6例患者有黑便史。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7岁~79岁,平均年龄(51.3±3.2)岁;出血时间在0.5h~7d,平均出血时间15h;其中33例患者黑便,7例患者伴有呕血,10例患者既有呕血也有黑便;24例患者有胃炎史,12例患者有胃溃疡病史,9例患者有黑便史。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时间及疾病史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呕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

4、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2)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3)原发疾病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

5、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1.3方法1.3.1对照组①给予常规治疗,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抗感染、吸氧等治疗,纠正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②给予20mg的洛赛克,每天2次;15mL的氢氧化铝凝胶,每天3次。1.3.2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其主要成分有:党参、茯苓、白术、黑地榆、白及各15g,炙甘草10g,炮姜炭3g,木香6g,仙鹤草30g。上下午各1剂,水煎服。每天1剂。1.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在治疗后1d内无出血、呕血及黑便表现,且患者的血压及脉搏稳定,红细胞计数稳定;有效:患者在治疗后7

6、2h无出血、呕血及黑便表现,红细胞计数不再下降;无效:患者在治疗后72h后仍然出现呕血及黑便表现,红细胞数目仍在下降,大便隐血试验为阳性。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401721295.0对照组4010161465.03讨论3.1病因病机与辨治胃痛同时出现便血或吐血,多是胃经损伤,络损血溢。血的性质是温和则流畅,遇寒则凝滞,遇热则外溢,火迫则妄行,气虚不

7、摄则外渗。根据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观点,分析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痛有定时,进食缓解,喜温喜按,寒冷季节尤易发病,疼痛反复发作,往往病程持久。根据中医暴痛多实,久痛多虚,拒按多实,喜按多虚,恶食多实,能食多虚,喜冷多热,喜温多寒的特点,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认为胃溃疡引致胃出血属虚寒者居多。也有平素喜酒嗜辛,或膏粱厚味,导致脾胃湿热,湿热内郁,损伤胃络,导致络损而血溢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把胃出血分为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