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

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

ID:38108422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6

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_第1页
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_第2页
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_第3页
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_第4页
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由几则历史优质课的案例谈起陈伟壁2007年4月底,由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的“广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观摩暨教学研讨会”在深圳市宝安区的新华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23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和各地的历史教研人员,以及广东历史课程的各位专家欢聚一堂,这是继去年12月全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会后历史课程改革的又一大盛事。通过示范课,各地历史教师展现其教学成果,而观课与教研员、学者的评课使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受益匪浅。所谓“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通过此次的教研活动,我们从中

2、了解到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初中历史教学努力的方向。这次优质课比赛一共分成四个组,我听完第一组教师的教学,第一组的教师的课题分别是“宋代社会生活”,“开放与交流”、“抗击侵略的英勇斗争”、“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对应的执教老师分别是来自韶关的陈艳、东莞东华初级中学的林秀瑜、湛江市第二十中学的万颖夏、省实验中学的朱慧芳和惠州惠台学校的黄莲清。在这几个课题中一共涉及到三种版本的教科书,即人教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以及北师大版,而其中有三位老师都是讲“宋代的社会生活”

3、这一课题。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对第一小组的教研活动做一番总结,主要从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历史教学之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历史教学之学习模式、历史教学效果的反思来谈。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有目标,针对一节历史课,教师必须心中有目标,即从历史课中学生应该学到什么东西。而作为短短45分钟的一节历史课,教师必须有所取舍的选择教学目标,捉住本节课的核心目标精心准备教学活动。所谓核心目标就是这节历史课,我们要宣扬什么样的历史理念,学生学完本节课之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发。新课改后,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目标成为历史教师进行历史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下面我从两位教师执教的“宋代的社会生活”这个课题来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案例一、“宋代的社会生活”的教学目标之知识与能力。(下面是陈老师与朱老师在知识与能力的有关表述)陈老师的知识与能力的表述如下: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和特点。了解东京和临安等城市的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7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通过了解宋代的衣食住行等,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的内涵。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而朱老师是这样表述的: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宋代社会风貌,主要包括宋代服饰发展

5、的特点,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至少识别三个方面的情况。学生通过小组方式合作学习,把课文内容转换成问题,举一反三,学会提问题的技巧;通过比较古今异同,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从以上两位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定位来看,朱老师把知识和能力分解得更加细致,具备了可操作性,而且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衣食住行等几个的全部知识。在能力表述方面,让学生学会提问题的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达到而不是把能力的目标悬在半空中,好像要求掌握很多的目标,其实一节历史课所能解决的

6、问题不多。如果将目标定位得太高或不清楚就会影响到教学内容和组织,因此对知识的定位要具体,能力要要可行。案例二、“宋代社会生活”的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陈老师的过程与方法表述如下:1、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材料,使其初步掌握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2、通过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生活的比较,培养运用历史的能力。而朱老师的表述如下:1、学生共同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三到五个问题,解决三到五个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2、通过互相提问,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3、比较古今异同,讨论风俗变迁的原因并思考其带来的

7、启示。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生活的比较,培养运用历史的能力。”的目标虽然富有弹性,但具体包括哪些生活,其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案例三:“宋代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之情感态度价值观陈老师的表述如下:1、通过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认识到这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2、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3、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学习宋代社会生活这节课,我们是否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呢?能够激发学生

8、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呢?并且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呢?这些问题是值得怀疑的,这与本节课的内容有些牵强。我们赋予一节历史课过多过重的任务了。从上面三个案例对历史课的三维目标的定位来看,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是“7有形有势才是历史课如何有效地定位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究竟我们要带给学生什么东西?学生学完这一课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发或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