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ID:38121895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6

上传者:U-3730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_第1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_第2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_第3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_第4页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作者姓名:张慈岭性别:男年龄:39岁从教年限:16年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职务:教科室主任工作单位:江苏省铜山县郭集中学详细地址:江苏省铜山县房村镇郭集中学联系电话:0516—82791917电子信箱:gjzxzcl@163.com邮政编码:221118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单位:铜山县郭集中学姓名:张慈岭邮编:221118[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灵活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亲和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启情;亲和;最近发展区;感悟初中数学教学是数学学科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否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能否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多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的根本途径。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此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反馈,从中得到了不少的体会。一、创设恰当的“启情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教师应选择时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以加强直观教学的作用,如美丽的图像,激情的语言,悦耳的音乐等都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轻松而愉快。正如《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课堂教学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抽样调查与普查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显出是“神州六号”图画,问:“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神州六号飞船由2万多个零件组成,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在飞船升空之前的检查是抽查还是普查?”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是抽查,有的认为是普查。我微笑着,让双方临时组成辩论方阵,进行辩论。由于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过少,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我适时出示一段资料: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的宇宙飞船,由于科学家在计算有关数据时,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在飞船升空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在飞船返回地面时,减速发动机失灵,导致一代英豪永远留在了太空。同学们默默无语,眼含泪花,真正的领悟到飞船升空之前,零部件的检查为什么一定要普查。通过这样的小辩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建立亲和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产生亲和力,使学生在师生活动过程中对教师产生钦佩、敬重,从而聆听教师的话语。“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与学生相处时相互信任,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的进步,用感人肺腑的语言震撼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弦。记得有一次,一位物理老师由于记错了课程表,走错了教室并且已经退出了教室。当我再走进这个班级教室时,前面几位学生喊叫:“我们想上物理课!”,我知道这几位学生说的是戏语,但又不便伤害他们,于是,便说:“你们有学习物理的强烈欲望是非常好的,并且一定能把物理学好,但你们的物理老师还要到其他班级上课,那怎么办?”学生们不再说话,我接着说:“要想把物理学好,首先要把数学学好,因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随手抛了一个粉笔头,问:“粉笔走过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性?假如你是一名铅球运动员,你怎样才能把铅球掷的更远一些?”我的一连串的发问,教室里漫漫地静了下来,学生感到非常的茫然,无法回答我所提的问题。停了一会儿,我说:“粉笔走过的路线是一条抛物线。对于抛物线方面的知识,我们不仅将在高中物理课研究,而且也将在九年级数学课研究。通过物理课和数学课的研究后,你们会顺利地回答上面的问题。”于是,我们轻松愉快地进入数学课的探究。由此,我体会到教师在关爱学生的同时,要善于把握“教育机智”,学生永远是“对”的。三、定位学生的已有经验,努力创造“最近发展区”。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明确职责,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引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慎重地确立教学目标,明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及生活经验,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轻松的把握、理解新授的教学内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下面这道题:小明、小红、小伟三人在玩抛硬币游戏,他们轮流随机抛掷两枚硬币,并规定:出现一正一反,小明赢;若出现两个正面,小红赢;若出现两个反面,小伟赢。游戏进行几轮后,发现:小明总是赢,而小红和小伟总是输。小明说:“这个游戏是公平的,因为两枚硬币出现的情况有三种:一正一反,两正,两反。我们三人赢的机会都是三分之一,我之所以赢,是我的运气好。”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问题出示后,学生们开始讨论,有的同意,有的反对,反对的学生又说不出道理来,于是我说:“让实验来证明吧。”学生们开始进行分组实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过同学们亲身经历,结果发现一正一反出现的机会是二分之一,而出现两正面或两反面的机会大约是四分之一,对实验结果还是莫名其妙。这时,我及时引导,如果用±1,±2分别表示两枚硬币的四个面,抛掷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同学们恍然大悟。这样结合学科特点与现实生活,以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创设情境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过程充满想象,充满探索和体验性。教师由此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四、灵活应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现在不少学生不喜欢数学,我认为这与教师的教法及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有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教材的创作者。”由此,师生要灵活运用教材,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主动探索,内化提高解题能力。比如八年级数学有这样一道探究题:在科学与艺术知识竞赛的预选赛中共用20道题,每道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总得分不少于80分,通过预选赛。育才中学有25人通过预选赛,他们分别可能答对几道题?题目出示后,我不作任何提示,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动手寻找题中关键词语:得分,扣分,不少于及相关信息。经过学生的努力探究,很多学生已解决了问题,并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途径板演在黑板上,得出六种解法。有的学生是这样做的:若全答错或不答的20×(-5)=-100(分),每答对一题加上15分,所答的题总分扣除100分后,还要至少剩下80分。有的学生设至少答对x题,得15x≧100+80。有的学生说可以用验证法:假设答对10题的10×10-5×10=50(分),不行,假设答对11题,11×10-5×9=65(分);也不行,假设答对12题,12×10-5×8=80(分)符合题意。还有的学生说:设答错或不答x题则15x≦200-80。由此,学生亲身经历,积极探究、尝试、猜想、验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转化为 数学问题求解,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这样,才是把学生“教”聪明了。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灵活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亲和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教学中的非预期性因素为课堂添彩单位:铜山县郭集中学姓名:张慈岭[摘要]捕捉瞬间的灵感,引发合理的想象,应用巧妙的迁移,能挖掘出课堂教学中非预期性因素的教育价值,将会为课堂添彩.[关键词]灵感;想象;迁移;添彩曾在报上读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永远走不出的迷宫……”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真谛: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思维便有不同的见解。同样一节内容,学生的理解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作为教师更应反思,对于仅仅从课本上、教参上提示所获取的知识,以及根据个人的知识感受来制定的预期性目标和计划只能是一种预设,在教学时,常常会被一些非预期性因素违返和破坏,或者是突围和创新。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新的挑战。把握好教学中的非预期性因素,将会为课堂添彩。下面,我将从教学实例中,谈几点体会。一、捕捉瞬间的灵感,品偿无法预约的精彩。每天,都要用心设计好教案,再走进课堂,总想用最好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效果。然而,有时却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握好了,一节课将会因为一丝闪光而添彩。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课前预设第一课时教学圆柱,但上课伊始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时的情景如下:师:今天我们将研究立体图形。你准备研究什么?生1:我准备先研究圆柱体。 生2:我准备将圆柱、圆锥和球一起研究,因为它们都有弯曲的面,肯定有类似的地方。生3:这样可能来不及。不过这样的研究可能便于比较,所以我建议先研究圆柱与圆锥。师:(出乎意料,将“球”抛给学生)你们的意见如何?生4:研究圆柱和圆锥!师:(稍作思考)行!你们准备怎样来研究?生1:像正方体一样,研究“棱”“顶点”“面”的特征。生2:还可以研究一下“高”。生3:还可以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比较。师:你们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小组合作,还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自主选定学习的目标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发生偏差时,教师果断地放弃了预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虽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但它们的展开图却不一样,前者是长方形而后者并不是三角形却是扇形;圆柱的纵截面是长方形而圆锥的纵截面是三角形;圆柱的横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而圆锥的横截面是大小不相同的圆,所以圆锥的上底面可以看成半径为零的圆;圆柱、圆锥是由平面与曲面围成的,这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最大区别。当有的同学提出“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但圆柱的高都是相等而圆锥的‘高’却不相等”时,立刻又有的同学提出应该将“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确定为圆锥的主高”并通过查阅资料得到证实……这些对比中的发现是学生全身心投入探究活动的结果,它使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美妙。反思这一意外的收获,正是因为教师及时放弃了“只研究圆柱特征”的预设方案,捕捉到了学生瞬间的灵感,而生成了“将圆柱、圆锥放在一起研究特征”的实施方案,从而顺利地将学完圆柱、圆锥后教师要求下的被动对比提前纳入新知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顺应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品偿到了教学中无法预约的精彩。二、引发合理的想象,聆听无法预约的心声。苏霍姆林斯基说:“ 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不要在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这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可见,在教学中,针对特定的内容,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合理想象,一方面能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其想象力以及思维的发散。作为教师,可以一览一道意想不到的风景。比如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我们学校广场的一边要建设一个草坪,总面积大约有300平方米,那么要建一个什么标准形状的草坪面积才尽可能又大又美观。问题一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引发学生的七嘴八舌,有的想象成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还有想象成不规则的图形等等,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我事先设计的几种图形完全不够用了,我在一旁聆听着他们不同的发言,愉悦而又激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仅仅靠猜测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具体对比精确计算才能得出。”一个平时最爱动脑筋、思维与众不同的男孩的发言把同学的思维打断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趁机创设另一个情境:现在,谁愿意通过计算来回答他?结果,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同学们又纷纷举起了手,回答的内容,更是异彩纷呈。诸多超出生活原型的创新方案以及同学们的那生龙活虎的面孔还时常回荡在我的脑海中。在备课时,前一个问题情境是我预先设置的,而后一个问题情境,却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学生的回答中所迸发出的灵感。而学生的思维也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被激活了,我深深感到这堂课的成功所在。三、应用巧妙的迁移,拜读无法预约的作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变动。”这应该是教师面对“意外”生成的认识与教学原则。我们学习知识,最终还是为了应用知识。巧妙地迁移,不仅能对教材内容理解深化,而且能锻炼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学生能够解决的一道道数学问题,就是一篇篇无法预约的作品。比如在教学“比例应用”一课时,学完课本知识后,我紧接着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身边比例应用的例子,结果,许许多多活生生的例子再现眼前。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想到,“我不上树可测量树高?我不过河可测得河宽?”。……拜读着他们精彩的作品,我再次感到非预期性因素的教育价值。在这种开放灵活的空间里,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的声音被聆听和受到尊重,非预期性因素有了激活的机制,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就拔节抽枝。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育艺术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在今天,能挖掘出课堂教学中非预期性因素的教育价值,那么,我们的田野,便会蓬勃着碧绿的春意,喧腾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