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除草活性放线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

具除草活性放线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

ID:38131088

大小:235.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具除草活性放线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_第1页
具除草活性放线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_第2页
具除草活性放线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_第3页
资源描述:

《具除草活性放线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28一杂草科学2009年第3期具除草活性放线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王艳辉,魏松红,宋鹏,姚洪平(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摘要:从土壤中分离得到l7株放线菌,其中JL27菌株的发酵液上清液对反枝苋萌发抑制率达90%,对苘麻萌发抑制率达96.7%;JL12菌株的发酵液上清液对反枝苋萌发抑制率为19.67%,对苘麻萌发抑制率达100%。JL27菌株属链霉菌属金色类群。关键词:放线菌;JL27;分离;形态学;特征中图分类号:Q93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35X(2009)03—0028—02反枝苋(Amaranthusretro

2、flexusL.)是多种作物1000ml,pH值7.4~7.6。田的杂草,世界范围内由于反枝苋的危害每年损失液体种子培养基为小米培养基:小米10g,葡萄达几千万美元。1980年开发的除草剂双丙氨磷是糖10g,NaC12.5g,蛋白胨3g,CaCO32g,蒸馏水吸水链霉菌属(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的代谢产1000ml。所有培养基均在121oC、0.1MPa条件下物。通过对双丙氨磷分子结构的剖析,人工合成了灭菌30min后备用。新型高效除草剂草铵磷j。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正1.3拮抗菌的分离、纯化及除草活性测定在研究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防除杂

3、草。用“鲁保11.3.1拮抗菌的分离拮抗菌的分离、纯化及培养号”菟丝子盘长孢状刺盘孢的代谢物防除大豆田菟采用土壤悬浮液梯度稀释法J。称取土壤样品l0丝子是我国利用微生物防除杂草的先例J。本研g,加到盛有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振荡10究通过筛选,放线菌JL27菌株发酵液对反枝苋和茼min,静置3—5min,分别配制成l0。。、l0~、1O~、麻的萌发及芽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l0~、lO的悬浮液,充分振荡,静置5min。吸取不特征、培养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其种属,为田同浓度的悬浮液各1ml于灭菌培养皿中,每一浓度间反枝苋和苘麻的生物防除奠定

4、了基础。培养3皿,然后倒入高氏1号培养基约15~18ml,1材料与方法轻轻摇动,混合均匀,平放冷却,凝成平板,置于28℃恒温箱中培养。1.1供试杂草和拮抗茵1.3.2拮抗菌的纯化及培养培养4—5d后,对供试反枝苋和苘麻种子采自沈阳农业大学实验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进行分离,挑取菌落形态明显基地,将种子自然风干,装入牛皮纸袋中,放置阴干的单株菌落进行纯化培养,然后转移至高氏1号斜处备用。拮抗菌由采白沈阳东陵天柱山上的土壤分面培养基上置于4cc冰箱内保存备用。每次供试前离所得。移到平板培养基上在28℃下活化培养48h。根据1.2培养基菌落形态特征编号。高氏1号培养基:可

5、溶性淀粉10g,KNO1g,1.3.3发酵液的制备将放线菌转至高氏1号培NaC10.5g,K2HPO4·3H200.5g,MgSO4·7H20养基平板上28。【=培养7d,用打孔器制成5mm的0.5g,FeSO4·7H2O0.01g,琼脂粉12g,蒸馏水菌饼备用。用接种环取菌饼接人装有6Oml小米培养基的三角瓶(250m1)中,28oC,150r/min条件下收稿日期:2009—04—27振荡培养1d,即为种子培养液。作者简介:王艳辉(1985~),男,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E—用移液枪取种子培养液5ml,接人60ml液体mail:wangyanhui一19

6、85@163.como培养基的三角瓶(250m1)中,28oC、150r/min条件通讯作者:魏松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Tel:(024)88492673;E—mail:songhongw125@sohu.com。下振荡培养4d,过滤,取上清液4cC保存备用。1.3.4除草活性测定除草活性采用种子萌发法王艳辉等:具除草活性放线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一29一测定。将放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在121oC下湿热灭号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7~10d基内菌丝和气菌30rain。每皿放60粒反枝苋种子或20粒苘麻种生菌丝丰茂,菌丝蓝灰色边缘乳白色。纯培养过程子,以清水作对

7、照,4次重复。每皿中加入离心后的中,菌落为不规整圆形,表面起伏不平,细绒状态。发酵液的上清液3ml,以湿而不存水为度。随时加菌株JL27基丝无横隔,气生菌丝波曲,且有分支。液保持滤纸湿润。待空白对照发芽率达到80%以基内菌丝无横隔,孢子丝波曲状,瓶装孢囊。疣突型上时,开始记录。孢子,成链。产生褐色或金黄色可溶性色素(图1)。1.4形态观察表1不同菌株对反枝苋和苘麻萌发和芽生长的影响采用埋片和毛细管法,28c《=培养,分别于7、14、21、28d取埋片,光学显微镜观察。1.5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按Shirling和Gottlieb方法观察并记录培养特征、生理生化

8、特性和碳源的利用。用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