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阐释

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阐释

ID:38143668

大小:819.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阐释_第1页
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阐释_第2页
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阐释_第3页
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阐释_第4页
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阐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科学进展2010,Vol.18,No.7,1081–1086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的阐释1112陈景秋唐宁玉王方华C.K.Hsee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2(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芝加哥60637)摘要本文从幸福学的角度,对和谐消费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基于幸福学中所提出的参照点效应、范围-频次分布理论和内在可评估性理论对不和谐的消费现象,包括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的形成机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由此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消费的建议和启示,以期对政策制定者、企业和

2、个人消费者提供借鉴。关键词幸福学;和谐消费;参照点效应;范围-频次分布;内在可评估性分类号B849:C93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旨在从幸福学(“Hedonomics”,Hsee,Hastie&谐社会”的概念,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六次Chen,2008)理论出发,分析各种不和谐的消费现会议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象的成因,并进一步阐释和谐消费的内涵,为如的决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何营造和谐消费的氛围提供建议和启示。思想。在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引下,学者们(例如,和谐消费旨在塑造和谐健康的消费市场环李园,2005;罗利丽

3、,2006)提出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它的基本原则与幸福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并从不同角度提学的研究目标和主旨是相符合的。一方面,基于出和阐述了和谐消费理论(例如,聂元昆,吴健安,先前文献(例如,毛世英,2003;何炼成,褚志远,2007;柳思维,尹元元,2007;李鹏举,2007)。和2006;朱庆宝,2006,刘志英,2007;罗利丽,谐消费是颇具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消费理论(柳思2006),和谐消费可以总结为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维,尹元元,2007),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致中和尊重自然三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强调了消和”和“仁爱”等思想内

4、涵,它的提出有利于促进费者是和谐运转的消费系统中的核心,消费应该消费理论与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结合。同时,以最大化消费者的个人福祉为目标,与情感消费和谐消费也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扩充性的理论有关;尊重他人,强调了在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范畴,既反映了企业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内涵(例同时,要限制贫富消费悬殊过大,与代内公平消如,绿色消费),也反映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费有关;尊重自然,强调了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内涵(例如,公平消费和责任消费),还反映企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方面的内涵(例如,情感消费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这与绿色消费和代际

5、公平和冲动消费)(聂元昆,吴健安,2007)。总体上,和消费有关。另一方面,幸福学研究强调以人为本,谐消费为解决企业、消费者、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它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在矛盾和利益冲突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迄今为止,既定的物质财富水平下,如何通过改变物质财富关于和谐消费的内涵,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作为外部因素)的呈现方式和选择,最大化人们的主观幸福感(Hseeetal.,2008),可以为引导正收稿日期:2010-05-31确消费,控制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城市消费者行为研理的消费现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6、奢侈性、炫究”(资助项目号:708320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不仅使商品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管理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资助项目号:70901051)资助。更新换代加快,制造出由大量废弃的商品及商品通讯作者:陈景秋,E-mail:clairepku@gmail.com包装组成的垃圾,并且使得很多保存完好、仍有1081-1082-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使用价值的高档商品被人为抛弃,造成资源的极社会比较理论(Festinger,1954)和前景理论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毛世英,2003),损害了子孙(Kahneman&Tversky,

7、1979)等经典理论中,都揭后代的利益,不符合代际公平消费,违背了尊重示了参照点对人们的体验的影响。参照点效应在自然的原则;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典营销理论中也有论述。例不符合代内公平消费,违背了尊重他人的原则。如,验证性预期理论是被广泛接受的用以预测消因此,幸福学理论和和谐消费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费者满意度和购买倾向的重要理论,认为消费者致的,从幸福学角度,可以为奢侈性、炫耀性和的满意度和购买意向取决于商品和服务与自己过度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提供解释,揭示预期的比较(Teas&Palan,2003)。和谐消费所应具备的特点和内涵,从

8、而进一步获参照点效应可以用来解释攀比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