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

ID:38148547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_第1页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_第2页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_第3页
资源描述: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摘要】生命会一天天地老去,但细雨中的呼喊始终萦绕在耳边、映照着生命的每一个瞬间。余华的小说使每一个干涸的心灵受到撞击,他让人们深深体验到那种孤独的存在和游荡在局外的他者苦魂。余华是一个说故事的高手,他擅长将那些动人的和残酷的碎片飘散在每一个瞬间里。当细雨迷蒙的日子来临时,悠悠绵长或粗粝碎裂的呼喊会在这一刻不期而至———不为别的,只为曾经的安静。本文研究了《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关键词】《呼喊与细雨》;音乐;叙事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名的先锋派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从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直到2

2、004年新作《兄弟》的出版,共有长篇小说集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余华并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大都是难得的精品。他的创作主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代表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主要都是些中短篇小说,篇幅短小,但内容强悍精辟,可以说是先锋小说典型的代表。到了90年代,余华经历了由先锋实验向传统的回归,创作风格也与以往迥异。与前期的阴暗暴力的小说内容相比,后期的长篇小说余华将写作重点放在对人民苦难的关注上,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本文研究了《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一、形式的重复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

3、里,文学被看做是“有意味的形式”。他们对文学形式的分析绕不开文学意蕴的阐释。这实际回到了黑格尔所论证的内容与形式不可分的原理。因此,形式的独特最终是为了使文本获得形而上的意义。余华是深谙鲁迅叙事法则的作家,他们都关注形式的重复,注重线条的简练。在极简的形式中获得深广的意蕴。在鲁迅笔下,要表现祥林嫂的苦痛和观众的麻木,就让她反复向旁人絮叨儿子被狼吃。当痛苦被众人咀嚼无味的时候便表现出对祥林嫂的嫌恶,由此反观人性之恶。《狂人日记》中反复用“吃人”二字来阐释主题。同样,余华也采用了极简的形式,“即越是简练和有线条感、有某种‘重复性’,就越是有可能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越具

4、有叙事的戏剧性和美感。”在《在细雨中呼喊》中简单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离去——归来——离去”的圆形故事模式《在细雨中呼喊》是回忆性质的,已经离开故乡南门去北京求学的叙述者“我”开始了对往昔的追忆。但是,无论“我”身处在何处,都是身为局外人的身份存在的。六岁以前,“我”自我意识和认知意识尚且模糊,却也是人生中最为幸福的日子。六岁到十二岁,“我”被王立强和李秀英夫妇领养,血缘上的不属于也使“我”始终没有家庭归属感。后来回到南门,亲生父母对自己的拒绝,最终使南门这个遥远的意象在当下的“我”看来“也不过是装饰而已”。于是,“我”对没有记忆温情的故乡同样选择

5、了拒绝。童年无根的漂泊感是荒凉人生的开端。这个心灵上的局外人,却用童年敏感和精确的眼光记录了故乡的人事,构成了“我”对人生最初的体验和成长经历的全部。今日和往昔两个时空的“我”共同感受着发生在那些过往岁月里的人事。由此产生无限哀伤和反思的语调,形成缓慢而冷静的叙事节奏。因而“离去——归来——离去”的圆形故事模式也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2、通过细节的反复刻画来表现人物《在细雨中呼喊》没有线性的故事结构,各章之间以主要人物为中心独立开来。“我”的成长是在见证一个个人物走向灭亡中建构起来的。余华抓住每个人物的最重要性格特征用细节来反复刻画。他对悲剧的阐释惯于从小处着眼。

6、他并不书写历史的“社会性”构成,而是将之还原于人的“个体”处境,还原到人的本身。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存历史,个体的生存经历就隐喻着整个时代。养母李秀英的身上有着驱之不掉的死亡气息。这种死亡气息是通过对阳光的迷恋和生命的极端小心翼翼来表现的。她每天要求“我”擦玻璃,好让阳光照射到她的内衣内裤上,她不厌其烦的诉说穿了潮湿的内衣裤会立刻死掉。这种义无反顾得走向坟墓的死亡气发挥到极致则是把生气勃勃的王立强压抑到走向向死亡。王立强正常的性欲在病态的女人身上得不到满足便选择了和婚姻之外的女人发生爱情,并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对孙广才的刻画多围绕着他泛滥的、流氓式的性欲。痛失小

7、儿子未能得到政府应有的安慰时,他热情地爬上了寡妇的床。以多睡一个女人的方式来证明男人可怜的自尊。物质的贫乏使人的本能欲望逃离了公众道德的束缚,表现出狂放粗俗的满足方式。余华并未对其作出过多的评判,他迁就着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利用童年的“我”的眼光冷静的见证着这一切。于是孙广才匪夷所思的调戏了大儿子的相亲对象,强奸了大儿媳妇。流氓的混世方式缓和了物质带来的痛苦。这是个人的经验,也是时代的说明。除此之外,祖父孙有元的唯唯诺诺,年幼朋友鲁鲁的倔强勇敢,“我”最亲密朋友苏宇的忧郁敏感……这些人物特征让读者过目不忘,就是得益于作者对相同细节的反复叙述。人物行动的细节构成了

8、性格,性格构成了人物的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