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

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

ID:38154705

大小:355.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_第1页
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_第2页
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1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月Vol.29No.1JournalofTangshanTeachersCollegeJan.2007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12刘伟,王颖(1.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4;2.廊坊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廊坊065000)摘要:叶赛宁在俄国工业化高涨时期创作了大量自然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缅怀,对工业化和科技破坏自然的担忧。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他的自然诗歌表现出强烈的生态意识,对当今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关键词:叶赛宁;自然;生态意识中图分类号:I512.072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1-0028-03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进入工业时代。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日趋高涨。生态文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于自然,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工业文明的负支流。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文学研究(或称生态批面效果也相当严重: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物种灭绝、资源评)在90年代也成为文学研究的一门显学。究竟什么是生枯竭、大气污染、土地侵蚀和沙漠化等。到20世纪,这些态文学呢?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中指出:“生态文学是现象已经威胁

3、到了人类的生存。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活方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式进行反思。要求返回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人类中心主义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日益受到质疑和挑战。生态批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1]源的文学。”而生态批评,则主要是对文学中所蕴涵的生的。文学研究者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入文学批评的视角,重态思想的发掘、分析和评论。新阐释文学作品,由此掀起了文学研究的绿色浪潮。在西方主流文化中,人类中心主义和征服、控制自然的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我们发现,在一些曾经受到过批思想源远流长。在西方

4、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判、被指责落后于历史进程的作家、诗人的作品中,竟然孕伯来——基督教文学中能发现这种思想。《荷马史诗》中的育着宝贵的生态思想。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就《奥德赛》是一曲征服自然的英雄凯歌,奥德修斯被当作与是这样一位诗人。20世纪初,俄国革命风云变幻,工业迅自然做斗争的文明英雄被歌颂。《圣经·创世记》则明言上速高涨。这一时期,俄国诗坛宗派林立,象征主义、阿克梅帝造人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派、未来主义、意象派等,都各显风骚。在众多的诗人中,[2]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爬的一

5、切昆虫”。在中世叶赛宁这位外省的农民诗人所唱出的哀婉的田园牧歌与沸纪,人类作为上帝的管家,占据了一种在各种动物之上的独腾的时代似乎格格不入。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特位置,他们对自然界的支配被认为是神的计划中的一部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在叶赛宁的创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他从分。文艺复兴时期,人性高扬,人类充满了征服自然的野心,优美的农村大自然出发,描写了农村许多美好纯洁的东西,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主张用科学控制自然。到17世中充满着对动植物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工业化和技术化的纪,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机械唯

6、物论担忧。今天看来,他的很多诗歌都可以归入生态文学。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机械唯物论者认为上帝创造了机器一般一、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人类能够发现机器的运行规律,从而驾驭世界。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文学主要批判的对象。生态思想的械论的自然观此时占了主导地位。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争先鼓吹“思想统治物质、人类统治自然”这一理性王国的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到来,康德宣布:“作为地球上唯一有理解力的生物,他(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类

7、)无疑是自然界的有资格的主人,他生来就是自然界最终标准。从生态整体观出发,美国著名环境保护理论家奥尔[3]的目的。”这些构成了一条清晰的反生态思想的脉络。多·利奥波德提出了“土地伦理说”。他认为人的伦理观念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人类从此分为三个层次,前两个层次是处理个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与──────────收稿日期:2006-04-13作者简介:刘伟(1975-),男,河北唐山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比较文学。-28-刘伟,王颖: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处理人与土

8、地的关系。他提经逐渐地站到了自然之外,甚至是站到了自然的对立面,成出了“土地共同体”的概念。土地不光是土壤,它还包括气为自然的敌人。人类不断遭到自然的报复,而这些都是人类候、水、动物和植物。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