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静与动

翻译中的静与动

ID:38164681

大小:860.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翻译中的静与动_第1页
翻译中的静与动_第2页
翻译中的静与动_第3页
资源描述:

《翻译中的静与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第4期(总第5期)翻译中的静与动毕研韬周永秀摘要:在翻译时,人们常常用动态动词代替静态动词,这就是化静为动。笔者认为,化静为动既是写作上变异用词的修辞需要,也是阅读心理学上方便认知的要求,还反映了东西方关注宇宙运行规律的民族传统。本文不仅重点分析了化静为动的控制原则,还简要探讨了语篇中的以静致动现象。关键词:翻译;静态动词;动态动词;化静为动;以静致动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36(2000)04008803在英汉互译时人们常常将源出语(the(5)Tothesout

2、hofHuangheRiverarethesourcelanguage)中的静态动词(stativeverbs)loftyrangesofTaishanMount.译成目标语(thetargetlanguage)的动态动词巍巍泰山耸立于黄河之南。(dynamicverbs),这就是译学上的化静为对于以上例句,如果我们按照对等原则动。如:将原语中的静态动词转换成译入语的静态动(1)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词也未尝不可,但从更高标准测量,那样的译(荷塘月色)文明显逊色许多。那么,为什么英汉两种语言AlongsidetheLotusPondrunsasma

3、llcin都偏爱使用动态动词呢?笔者认为,这至少应derfootpath.(朱纯深译)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诠释:修辞学、哲学Apathpavedwithcoaldustzigzagsalong美学和认知心理学。thelotuspond.(王椒生译)(2)花坛北面有一株腊梅花,南端是一丛一、修辞学南天竹。(王士菁鲁迅传)在写作上,衡量文章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Awinterplumstoodonthenorthernend是用词宽度(vocabularyvariation)。也就是oftheterrace,andanandinaonthesouthern说,如无

4、其他修辞需要,写作中要尽量避免重end.复使用同一词(组),而倡导运用同义词(组)等(3)水边山势陡峭。多种替代手段,以使文章富于变化,增强可读Thehilldropssharplydownintothe性。如:water.(6)Thefirstdeliveredfourthousand(4)Thoughourchallengesarefearsome,MontgomeryWards.Thesecondbroughtfoursoareourstrengths.thousandSears,Roebucks.Idontknowwhat(BillClinton:ANewS

5、easonofAmericanthisonehas,butImsureitwillbefourthouRenewal)sandofsomething.我们面临惊人的挑战,但我们同样具有惊(JohnG.Hubbell:BigBucksTheEasyWay)人的力量。(7)Indeed,asoneimaginestheunder88groundworldtobecomeincreasinglyelaborate,(知北游)onecanvisulizemuchofthefoodsupplyeven对此,韩林德曾这样解释:tuallyderivingfromhy

6、droponicgrowthinarti圣人观于天地,就是观照生机勃勃的自ficiallyilluminatedareasunderground.(Isaac然,观照群动不息的万象,从观照中感受美,并Asimov:TheNewCaves)获得宇宙永恒、天地无限、生机长存的审美解就词汇意义而言,英语动词可分为动态动悟,从而进入与自然之道融合一体的精神绝对词(dynamicverbs)和静态动词(stativeverbs),自由的审美境界。但英语动词绝大多数是动态动词。与此相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圣人能够通过观察日似,汉语动词中表示动作、发展、趋向等月

7、轮回、四季更替、风云变化而悟出宇宙运行的动态动词也占绝对多数。如果在行文中只之道,揭示自然规律和人生真谛。圣人的主要用数量极其有限的静态动词表示处所、状社会价值也就体现在观察事物的运动并概括态,那文章将会因用词单一而乏味无趣;而如出其规律来。富有东方神秘色彩的阴阳八果能化静为动,用数量庞大,具体形象的动态卦、阴阳五行说从根本上探讨的都是世间万动词表示状态,我们的文章无疑会陡添无限物的动态关系。生机。而西方哲学也认为动比静更具本质意义。在马克思那里,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二、哲学美学相对的。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