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ID:38174306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_第1页
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_第2页
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_第3页
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_第4页
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课时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教学内容:第100—10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树木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过程:一、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1、指名说说自己对计算器的了解:有显示器(统一购买的计算器显示器上有两排,上面一排是输入的算式,下面一排是算出的结果)、键盘(要让学生识别主要的键盘

2、: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二功能转换键等)。2、试试开机和关机。3、了解计算器的用途:说说你一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人们用计算器?你自己去小店里买东西要带计算器吗?为什么?指出:用计算器计算一般都是算一些比较复杂的,很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口算。二、用计算器计算:1、计算38+27、30×18用计算器算完后,问一问:和口算的结果一样吗?你觉得口算和计算器算哪个更准确?指出:计算器虽然算得很准,但要注意千万别输错了数据。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看显示器上的输入算式是否正确。2、完成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各题。学生独

3、立计算。算完后,老师报算式,学生听之后再算一遍,检查学生的听力和按键的准确性和计是否正确。说说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三、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第1题:用计算器计算1106学生算完后,指名交流一下得数。2、完成第2题:交流两种算法:(1)算完一个后“清0”,然后再算;(2)直接算。试一试,两种按法出现了什么新情况?(asn)指出: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3、完成第3题:先用计算器算出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在黑板上画一画:让学生参照板书,再来认识各题得数的规律。4、完成第4题:

4、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写吗?比如说?让学生尝试着在计算器上算111111111×111111111,在算之前说说按规律,它的得数是多少?再看看计算器上显示的,你有什么疑问?(不能全部显示)指出:你们以为拿计算器计算一切都很简单,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请大家课后可以参照说明书,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以及还有哪些新的知识。第二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2)教学内容:第102—10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

5、两步式题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习的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与工作中的价值。教学过程:一、了解学生的探究昨天老师布置让大家回去探究计算器的奥秘,谁愿意来交流?1106二、学习两步计算用计算器计算:1、出示例题:40000-165×182这道题先算什么?等于多少?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指出:一般的计算器都要按照运算顺序,先输入先算的,这样的计算比较麻烦。我们现在统一使用

6、的这个计算器可以直接按照算式输入,计算器能读懂。学生直接输入,再计算。2、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438×15-1274   (70310-69615)÷139注意后面一题带( )的,也可直接输入。三、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第1题:用计算器计算各题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输入的算式比较长,会不能全部显示。解决方法:可以不去管它,如果要全部显示,可以按向右的箭头全部算完之后,可以让学生用一开始交流的方法进行检查。2、完成第2题:(1)分别求出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问:怎么求平均身高?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问

7、:平均身高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里?检查一下,对吗?注意用计算器计算的时候,要么直接输入(),要么要算出和之后再输入除法。(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每20平方米的树林每年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80克。某城镇中心造了一条3280平方米的林带,一年可吸收有害气体多少克?读题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列式,并分别说说每一步算式的含义。用计算器算出该算式的得数。5、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1106第三课时 练习十教学内容: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器计算,进一步熟练用计算

8、器计算的方法,体会这种方法的优点2、根据一些算式题组,发现规律,并自编题目,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3、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意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完成书上练习:1、第一题(题略),师生一起用计算器计算,要提醒学生不能输入错误的数据。算完后互相校对。2、完成第2题:用计算器计算:提醒学生注意:用我们的科学计算器计算时,别忘了输入“( )”算完后校对得数,如果有错,可对照,检查出输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