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韵之许昌

河南风韵之许昌

ID:38200108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河南风韵之许昌_第1页
河南风韵之许昌_第2页
河南风韵之许昌_第3页
河南风韵之许昌_第4页
资源描述:

《河南风韵之许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原风韵古都许昌河南省中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历来是群雄逐鹿之地,兵家必争之地。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省辖市之一,中原粮仓,非公有制经济尤其发达,有“河南的温州”的美誉。它是华夏民族、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华夏之根,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发源地,东汉末代的首都,魏武帝开创的雄霸中原魏国的发祥地,这城市就是许昌。许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远古时期,许由部落在此繁衍生息,故称为许地。公元前八世纪,周封文叔于许,称许国。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以后,因“魏基昌于许“

2、,改许县为许昌,沿用至今。许昌地处要冲,历史上是兵家逐鹿之地。东汉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挟天子以令诸候“,修耕植以蓄军资,终成霸业,遂使许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几千年来,许昌风云际会,英杰辈出。皇帝尧时有“西独爱云林境界幽,绿荫蔽日翠共浮。率瓢崖畔挑烦热,洗耳溪水枕细流。每有凉风来树底,更无尘事到心头。许由高士今何在,千古箕山五月秋”。汉文帝时,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师)、贤文学。在教导太子中受理深刻,辩才非凡,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为“智囊”

3、。因七国之乱被腰斩于西安东市的优秀政治家晁错。东汉时,博学而不好章句。为人耿直方正,以对策讥刺权贵。汉桓帝时为郎陵侯相,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的名士荀淑。楷书鼻祖钟繇、著名谋士郭嘉、唐代书圣吴道子等都出生在这里。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等,都曾流寓许昌览胜、讲学,留下了鸿篇佳句。许昌拥有大量的历史名人,这也是许昌丰厚的文化财富。许昌不仅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古会,顾名思义,自古以来就有的会,民间简称“会”。许昌县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古会日期,称这天为“过会”或“

4、有会”,人们对古会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春节。过会比过年都厉害。确实是这样,春节待客,只招待至亲的亲戚,而古会上要招待的人则会多一些,亲戚、偏亲戚、同事、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也可能来,所以,主家要安排得尽量充足一些,否则,客人来了,而酒菜没了,很丢人。旧时,庙宇遍布许昌县城乡,民国年间尚有一千余座,较大庙宇,均有庙地,少则数十亩,多则上百亩。庙地收入,除供养僧道及整修殿宇外,每年都要捐资在固定的日期唱一次戏,即为庙会起源。庙会会期为两天半,先准备半天,第二天叫“偏会”或“背会”,第三天叫“二会”或“正会”。正会前两天的晚上开

5、始唱戏,俗称“扎戏”,演戏前,要到庙宇迎神,意在请庙里的诸神去看戏。偏会和正会,每天各3场戏。有些村子没有大的庙宇,成不了庙会,如果也想热闹一把,就得找理由。按照“先唱戏后成会”的模式,首先得把唱戏钱凑齐。那些较大的集镇,负责集市交易的“集首”财大气粗,自掏腰包,每年唱一次大戏,成会自然不成问题,而那些偏远的小村庄就得动动脑筋,比如一些村子为防止家畜糟踏青苗成立有护青会,谁家的牲畜啃青了,就罚谁家的款,把罚款积攒下来就可以唱戏了。还有些村子成立有禁赌会,立下规约,禁止赌博,违者罚款,这样,唱戏的钱也有了。建国后,政府为

6、发展经济,提倡物资交流,那些尚没有古会的村庄纷纷行动起来,借机起会,成会的日子俗称“齐会”。这样,许多村子每年都有了固定的唱大戏的日子,古会的日期也就定了下来。过去,唱大戏是民间非常隆重的文化娱乐活动,人们拖家带口去看戏,但锅碗瓢勺带不去,饿了总要吃饭,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戏台周围的饭棚、杂食摊就应运而生;商家眼里的风水宝地应该是人气最旺的地方,看看戏台下那人山人海,做买卖的能不蜂涌而至吗?市街就行成了;马戏、杂耍、说唱、舞狮、龙灯、竹马、旱船、高跷等民间艺术团体也纷纷到会助兴,古会就更热闹了。如果成会的村里刚好有亲戚

7、朋友,到了亲朋好友的家门口,不登门拜访就说不过去;如果登门,空着手去也不像话。亲朋带着礼物上门来,主家就得招待。渐渐地,赶会走亲访友、主家设宴招待就成了风俗。如果这天来的客人多,就表明主家的亲朋好友多,在外面路子广、“混”得好,为了给主家长面子,亲戚、朋友、甚至同事都得去赶会。赶会时所带的礼物很有意思,颇有些与时俱进的味道。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掂果子”,果子是些美味的甜点心,有酥饼、芋头酥、梅豆角等,其中梅豆角最流行,梅豆角又称“羊角蜜”,很好吃,因外观似羊角、内充满蜜糖而得名。果子盛在长方形硬纸盒内,一盒一斤

8、,盖上盒盖,再在盒盖上放一张“果子帖儿”,果子帖儿是一张比果子盒略大的纸,上面印有花花绿绿的图案,然后用细绳捆扎,可一盒一捆,也可两盒或四盒捆成一摞,称“一提”。掂着一盒或一提果子赶会串亲戚,很有面子,如果肩上再扛几棵青皮甘蔗,显得更大方。过去经济条件差,亲戚们送来的果子舍不得吃,悬挂在梁头上,等亲戚家有会的时候,再作为礼物“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