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

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

ID:38202917

大小:159.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6

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_第1页
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_第2页
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年+月!"#$%&’()&*+,-(*.,-.&!))*!))*年+月!/#0%&1()&2+,-(2.,-.&!))*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陈春菊!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0))))#摘要$对历代医家关于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进行探讨"即钱乙%脾主困&思想’杨士瀛%脾常不足&’万密斋的%中和&之道及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思想"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诸多借鉴及指导(关键词$脾胃学说)钱乙)杨士瀛)江育仁)小儿中图分类号

2、$1!!0&2文献标识码$3文章编号$2*/045!+/*!((*#("4((224(02钱乙%脾主困&的思想小儿虚冷病"先与数服"以助其气-&钱氏自制的益儿科之圣++北宋医家钱乙特别重视小儿脾黄散"又名补脾散"以陈皮,青皮,诃子肉,炙甘草,胃病"提出小儿%五脏六腑6成而未全6全而未壮&,丁香组合"温中化湿,理气悦脾"不用一味补药"而%脏腑柔弱&的生理特点"特别在小儿脾胃病理方名曰%补脾,和脾,和胃&"寓意深刻-脾脏喜燥而恶面"提出了%脾主困&的重要学术思想"认为脾胃病湿"湿困脾胃"则不思饮食"湿伤为肿为黄"吐泻不的证候

3、特点是脾气困遏’运化失职’升降失司-止-钱氏以此方燥湿健脾"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腹.小儿药证直诀/五脏所主0云7%脾主困6实则困睡"痛泄利,不思乳食,呕吐腹胀,神疲面黄及疳证等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困乃困阻,疲乏之义"脾虚湿困之证-困阻属实"疲乏属虚"脾主困既包括了小儿脾胃病钱氏除药物治疗十分重视脾胃外"亦重视饮胃热盛迫,脾为湿困,饮食停滞等实的一面"又包食护理"他提出了%忌口&,%慎口&,%不可令饥&,括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虚的一面-由此可见"%频与乳食&等观点-.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0认脾主困较好地概括了小儿脾胃

4、病的病理特点-这为"%凡疮疹当乳母慎口"不可令饥&"%疹为脾所一观点"后世万密斋,王肯堂,薛己等皆相沿用-如生"脾虚而肝旺乘之&"%治疗上注意脾胃之气&-在万密斋在.育婴家秘0说$%脾属土"其体静"故脾病饮食护理上应注意$一是忌早食)二是忌冷食,寒喜困-&在.幼科发挥0中说$%脾主困"谓疲惫也"食"以免阻遏中阳)三是%不可令饥&"饥亦伤脾"生吐泻主同生风"饮食伤则成疲"易重疲惫-&化无源"则不能鼓舞正气-针对小儿%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杨士瀛的%脾常不足&思想而未壮&的生理特点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南宋著

5、名医家杨士瀛所著.仁斋小儿方论0认理特点"钱氏经过长期临证实践"创制了许多治疗为$%小儿脏腑娇嫩6易实易虚6易冷易热-&%凡人以脾胃病的有效良方-如七味白术散,益黄散,泻黄胃气为本"惟治病亦然-胃气有虚有实"虚则有呕散,异功散,豆蔻香连丸等-七味白术散以人参,白吐不食之证"实则有痞满内热之证-虚者益之"实术,茯苓,甘草为基础"健脾益肾"促进脾胃的运化者损之"欲得其平则可矣-&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功能)加入藿香,木香等芳香之品以调理气机)配胃气以气血为本"对小儿脾胃病的论治十分重视葛根甘淡升清之品"以鼓舞胃气上升而使津液上

6、辨别其虚实,寒热,气血的变化"遣方用药始终贯承除烦渴"从而达到养胃生津液的目的-用来治疗穿着%脾常不足&的儿科指导思想-小儿脾胃虚弱,津液耗损,虚热作渴,肌肉消瘦等杨氏根据钱乙脏腑辨证理论"提出了脾惊,脾证-异功散亦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基础"由疳之说"以生胃气,和胃气,益脾气为治法"体现了于加味不同而使功效相殊-此方则是在四君子汤其小儿脾胃常不足的思想-如在慢惊风治法大要基础上加陈皮一味以收补而不壅,补而不滞之功"中指出$%然慢惊风虽属阴"亦须准校阴阳亏虚浅更符合小儿脾胃病的特点-.小儿药证直诀/下卷/深如何"不可

7、纯用温药及燥热太热之剂"惟于生胃诸方0中说7%异功散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乳食"凡气中加以截风定搐11&在诸疳方论中指出$%小收稿日期$!))*4)542"作者简介$陈春菊82+/+4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年.月!"#$%&’()&*+,-(*./01*%,,-儿脏腑娇嫩!饱则易伤!乳哺饮食!一或失常!不为万氏认为,脾胃之病多伤饮食..伤之轻!损谷则疳者鲜矣"#$脾疳即食疳!由乳食不节!脾胃受伤愈-伤之重者!则消导之&%脾胃之病

8、宜补泻兼施!所致也%&治疗上$贵在酌量!但以小小分剂与之!以达中和之道%万氏载一病案$以七分补养’三分消夫是之为平胃%&对慢惊风的诸风抽搐!关窍不通!导之肥儿丸治脾胃素虚且常伤食之证!将补泻用认为$皆由痰塞中脘!留滞不节所致%痰之所为潮于一方以保中和之气%并曰(,今之调脾胃者!不知塞者!气实使之%&治疗则$盖使气下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