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骨折致传导性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颞骨骨折致传导性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ID:38260891

大小:245.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颞骨骨折致传导性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_第1页
颞骨骨折致传导性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_第2页
颞骨骨折致传导性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颞骨骨折致传导性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82JournalofAudiologyandSpeechPathology2010.Vol18.No.1·综述·颞骨骨折致传导性聋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余蓉1综述陈晓巍1审校【中图分类号】R76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99(2010)01--0082—03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的频发,颞骨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颞骨骨折属于头颅外伤的一部分,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复合伤,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听力下降、面瘫、脑脊液耳漏等,其中听力下降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颞骨骨折常常引起听骨链脱位,导致传导性聋,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重点就颞骨骨折造成的听骨链

2、中断引起传导性聋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1流行病学国内尚缺乏颞骨骨折引起传导性聋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国外研究报道大约4%"--30%的头部外伤有颅底骨折,其中有18%~40%是颞骨骨折[1]。大多数颢骨骨折发生于单侧。双侧发生率约为9%~20%[2]。颞骨骨折常引起听骨链脱位导致传导性聋。Yetiser等[31分析了1992年到2006年间的35例颞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发现54%因交通事故引起,传导性聋的发生率是51%。Conoyer等[4]对214例头部外伤伴或不伴颞骨骨折的患者行中耳探查术,发现71例患者有听骨链损伤。听骨链损伤分为五种类

3、型:砧镫关节分离、锤砧关节分离,砧骨脱位、复杂的锤砧关节脱位、镫骨前庭脱位以及少见的锤骨、砧骨、镫骨骨折,其中砧镫关节脱位是听小骨损伤最常见的形式心],而骨折却不常见。Wysocki等[5]对颞骨骨折的患者进行听骨链重建时发现在听骨链损伤中。砧镫关节脱位最常见,其比例可达11%~14%,其次是锤砧关节分离,而镫骨骨折只占7%,锤骨骨折为1%,锤骨柄骨折更为少见。Chien[61等对过去50年关于锤骨柄分离、骨折的英文文献进行复习,仅发现11例锤骨柄骨折的报道。但是有研究啪发现,颞骨骨折后持续传导性聋的儿童镫骨骨折发生率增高,作者推测可能与儿童头颅骨的易变形性有关。2病

4、因及发病机制头颅外伤是听小骨脱位和骨折的主要原因,由于间接的作用力。头部外伤可以伤及颞骨内所含的各种结构。此外,取外耳道异物或耵聍时可造成意外的鼓膜穿孔和听小骨损伤;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耳安置通气管时位置过于偏后,可造成砧骨脱位;通气管直接压迫砧骨长突。可造成砧骨坏死;鼓膜切开时位置靠后可导致意外的砧骨脱位;乳突手术时,用探针探索鼓窦入口可引起砧骨脱位等[8]。早在1959年,Hough[93提出外伤导致听小骨损伤的三种发生机制:①足以产生颅骨骨折的严重的振动效应可以引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伽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100730)通讯作者:陈{lm(Email

5、ichenxw_pumch(孕yahoo.corn.on)起关节组织分离和减低关联强度;②头部运动时撞上一个静止的物体或者被一个活动的物体撞上而整个头部仍在持续运动时,颅内可移动的物体包括听小骨必须通过机械的方法来应对这种加速或者减速的过程,即发生剪切伤;③鼓室内肌肉突然的严重的强直性收缩,会导致听小骨旋转轴突然的变化。此外,颞骨骨折后时间久远,可以使某些听骨链远端特别是砧骨的长突发生缺血坏死。砧骨的长突与镫骨的连接较为薄弱,在一定的外力冲击下,就容易受到损伤造成脱位和骨折。Saito等Do]推测砧骨可以沿着长突向后旋转并且被推向外耳道,或者通过外耳道后壁的骨折线突出

6、,这两种方式可以提供充分的空间使砧骨分离。3临床表现颢骨的纵行骨折主要损伤中耳,常常会导致听小骨损伤,极少伤及迷路,故听力下降较轻,多为传导性聋。需注意伤后3~6周内传导性聋多继发于血鼓室,故应待3~6周血鼓室消失后再行判断[1“。听骨链中断脱位的判定:头部、耳部有直接或间接的外伤史,外伤后发生持续性听力下降。鼓膜可以有穿孔、血迹,晚期有鼓膜瘢痕愈合、混浊、钙化斑等表现,也可以鼓膜正常,听力学检查多呈传导性聋的表现。听骨链完全离断时纯音气导损失一般大于50dB,骨导正常,气骨导曲线几乎平行。声导抗检查声顺值明显增加,镫骨肌反射消失(镫骨脚平面中断的情况除外);探测音为

7、800Hz时鼓室导抗图上可出现“w”状或“M”状的图形[1引。4影像学评估颞骨CT扫描常用的是轴位和冠位,轴位可显示锤砧关节,砧骨体及短脚与锤骨头形成“冰淇淋蛋卷征”,两者的间隙为锤砧关节,砧骨长脚的豆状突与镫骨头形成砧镫关节,豆状突呈“杯口”状,镫骨头呈“球”状,二者形成杵臼关节,关节面有软骨及滑膜。冠位可显示砧骨长脚、豆状突、砧镫关节、镫骨和前庭窗龛。于前庭窗层面,砧镫骨表现为“L”形,两者的夹角约90。。砧骨主要由砧后和砧上韧带固定,后者实际是一种黏膜,并非纤维韧带。镫骨似“马蹄”状。足板由环状韧带固定在前庭窗上,此结构非常细微,高分辨率CT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