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_复苏与历史终结年代的都市叙事

沉寂_复苏与历史终结年代的都市叙事

ID:38283981

大小:143.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沉寂_复苏与历史终结年代的都市叙事_第1页
沉寂_复苏与历史终结年代的都市叙事_第2页
沉寂_复苏与历史终结年代的都市叙事_第3页
资源描述:

《沉寂_复苏与历史终结年代的都市叙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第1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No.1.2003JournalofHangzhou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Jan.2003沉寂、复苏与历史终结年代的都市叙事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摘要:1949年之后中国文学中的都市叙事作品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对20世纪90年代后欲望主题在都市文学中的凸现作重点分析,可以揭示它与当今时代意识形态思潮变化与乌托邦思想终结之间错综纠结的关系。关键词:都市叙事;意识形态;欲望;乌托邦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93/Z

2、(2003)01-0051-03或许,乌托邦只有在人们强烈的憧憬中才显代,在这个年代“,知识分子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得美妙无比。它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一的材料都来自时代的主题,个人的独立性被掩盖旦它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有机会直接进入现实世在时代主题之下”,而这一“时代主题”并不是出自界,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化为现实社会结构的组知识界文化界的自发认同,而是“国家权力的政策成部分,其产生的后果常常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制定”。[1]这一切使得都市叙事的生存发展空间都市叙事在20世纪后半叶盛衰荣枯的曲折急剧萎缩。历程无可争辩地凸现了这一点。如果说30年代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先前激进意味十足的红

3、激进的左翼都市叙事之所以那么卓尔不群,一个色都市叙事自然而然地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重要原因在于支撑着它的革命意识形态所内含的在一段时期内甚至成了都市文学中惟一被允许存乌托邦的魅力:在与倾心描摹个人感官和生存欲在的叙事类型。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便是典型望的作品的鲜明对照中,它显现出了不可抗拒的的一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左翼的都市叙理想的光焰。事在走向它的巅峰之际,在处理现实生活的功能1949年后,文学中都市叙事多元化的格局发上却发生了奇特的逆转。在茅盾《子夜》产生的年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活(包括都市代,这类作品以其强烈的理想色彩发挥着对现实生活)的革命化和全方位的重

4、新整合,使都市的面的否定、批判的功能。然而,到了革命胜利之后,貌和功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造重铸。在20世随着它允诺的理想的实现,它的理想主义便大大纪50年代中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弱化。不仅如此,为了捍卫、证实革命后的现实生造之后,作为欲望聚焦点的都市实际上已一步步活的合理性,它先前具有的否定性功能也消损了销声匿迹,最后剩下的只是一具徒有其表的空洞大半。在这个特定意义上说,它竟然表现出一种躯壳。因此,新感觉派和张爱玲都市叙事的客观不遗余力为现状辩解的保守主义色彩。对象已不复存在。同时,随着文学被高度组织化,从表现内容看,由于昔日的都市生活风光不乃至国家化,多元化的文学生态荡

5、然无存,如陈思再,它便将焦点转向工人阶级的生产活动和它与和先生指出的那样,文学进入了一个“共名”的时资产者之间的政治、经济斗争上来。乍看起来,都收稿日期:2002-10-31作者简介:王宏图(1963-),男,上海市人,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著有论文集《快乐的随涂随抹》《深谷的霓虹》及《福克纳传》、小说集《玫瑰婚典》等。52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市叙事中的欲望主题被取消了,至少是被悬置起值得注意的是,欲望主题在都市叙事的这次来;但在革命的意识形态话语的操纵下,它实际上凯旋是空前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年代,与它对被转换成一种

6、超越个人的集体性欲望,依照着革峙的左翼的都市叙事再也没有力量与之抗衡,它命运动的逻辑,为广大劳动大众设计着通达人间成了一种话语的独白,一种单调的凝固状态,有的天堂的便捷通道。只是各种现实欲望的交相纠结,各种维系现实秩经历了1966至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和序的意识形态的展示,没有异质性、富有挑战意味其他文学样式一样,都市叙事也经历了一个从沉的新元素出现。很多禀有传统文学观和道德观的寂到复苏的过程。随着被压抑的都市生活在80人们会对它们发出各种指责,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年代的复兴,随着城市经济改革的拓展,都市叙事便是它们没有精神理想,完全认同于世俗的潮流。也一步步走出低谷。开始,它的

7、着眼点还无法与但从一个更开阔的视野着眼,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中断了多年的以描述个人欲望为中心的传统接不是偶然的,它与曼海姆20世纪20年代末便敏轨,因而只能在占主导地位的左翼都市叙事的框锐地察觉到的乌托邦思想的终结有关。在当今的架内注入新鲜的内容,如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许多都市叙事文本中,否定现实秩序的乌托邦倾流》,俞天白的《大上海沉没》等作品的中心线索都向难觅其踪,单向度的欲望成了绝对性的主宰力是围绕城市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展开的,和《上海量。曼海姆当年这样论述乌托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