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

ID:38320059

大小:270.37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10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_第1页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_第2页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_第3页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_第4页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主要内容一、手足口病概述二、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一、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简介流行特征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

2、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潜伏期2-7天。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

3、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流行特征EV71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多发于4~8月份,6-7月是发病高峰。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大多为隐性感染和不典型的轻型病例。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亦可通过飞沫传播。无疫苗,无特异性预防及治疗措施。传染源多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健康带毒者。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

4、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预防控制的措施加强疫情报告管理。疫情调查和处理。预防控制关键措施疫情报告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手足口病突发事件报告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执行。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

5、及以上病例。疫情报告县区疾控中心应每日二次以上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辖区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聚集性病例(一周内同一学校或托幼机构同一班级内发生2例以上的病例,散居儿童城市一个家庭内出现2例以上、农村一个自然村出现2例以上)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疫情调查和处理1、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严格管理传染源。对于传染源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

6、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乡镇、村、社区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对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及疑似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饮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3、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诊疗指南,积极救治病人。要不断总结

7、交流诊治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减少死亡病例发生。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加强医院产房、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4、完善诊疗记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项目齐全的门诊日志;各医院的出入院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宣传重点:(1)肠道病毒简介、传播途径、流

8、行季节、主要临床症状等相关知识;(2)因无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只有个人防护才能避免感染;(3)正确洗手的方法,正确的分泌物处理方法;(4)儿童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儿童用嘴撕咬;。(5)绝大部分肠道病毒感染症状轻微可痊愈,极少部分会并发重症;(6)肠道病毒感染重症病例的先兆特征;(7)医疗机构儿童接诊治疗场所的预防措施;(8)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的报告流程;(9)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的标本采集、检测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