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分类方法

茶的分类方法

ID:38356263

大小:21.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1

茶的分类方法_第1页
茶的分类方法_第2页
茶的分类方法_第3页
茶的分类方法_第4页
茶的分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的分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主要可以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按茶的颜色分类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按焙火程度来分类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按萎凋程度不同来分类我们在茶叶商店总是见到五花百门的茶叶名称,令人眼花缭乱。其实名称多样化是各产茶地及各产茶商刻意造成的。有的根据茶叶形状的不同而命名,如珠茶、银针等等;有的结合产地的山川名胜而命名,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等等;有的根据传说和历史故事见命名,如大红袍、铁观音等等。按茶的颜色分类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

2、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茶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绿茶炒青绿茶: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风眉、秀眉、贡熙...)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针...)烘青绿茶:普通烘青(闽烘青、淅烘青、苏烘青...)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华顶云雾...)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白茶:白叶茶(白牡丹、贡眉...)黄茶: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青茶:闽北乌龙(武

3、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黑茶:湖南黑茶(安化黑茶...)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红茶:小种红茶(丘山小种、烟小种...)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川红、闽红...)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再加工茶类:用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进行再加工,如窨花后形成花茶、蒸压后形成紧压茶、浸提萃取后制成速溶茶、加入果汁形成果味茶、加入中草药形成保健茶、把茶叶加入饮料中制成含茶饮料。因此再加工茶类也有六大类,即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

4、、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花茶(茉莉花茶、珠圭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紧压茶(黑砖、茯砖、方茶、饼茶...)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狝猴桃茶...)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茶、甜菊茶...)含茶饮料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茶青(俗称茶菜)从采摘下来到杀菁这段期间内,在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室内萎凋与搅拌”等过程中,发酵就一直在进行,为了适合各地的习惯而可分成不发酵的绿茶类、半发酵酵的青茶类,与全发酵的红茶类、后发酵的黑茶。茶叶中发酵程度的轻重不是绝对的,当有小幅度的误差,依其发酵程度大约红茶95%发酵,黄茶85%发酵,黑茶

5、80%发酵,乌龙茶60~70%发酵,包种茶30~40%发酵,青茶15~20%发酵,白茶约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而青茶之毛尖并不发酵,绿茶之黄汤反有部份发酵。国际上较为通用之分类法,是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0%15%20%30%40%70%95%80%龙井、碧螺春等清茶茉莉花茶冻顶茶铁观音白毫乌龙红茶普洱茶1.发酵茶(学名:绿茶类):龙井、碧螺春、明前虾目(又名珠芽)、珠茶、眉茶、煎茶和一般绿茶。2.半发酵茶(部份发酵茶)(学名:青茶类):a.轻发酵茶(又通称“包种

6、茶类”):白茶、文山包种茶(清茶)、宜兰包种、南港包种、香片、明德茶、冻顶茶、松柏长青茶、铁观音、武夷、水仙。b.重发酵茶:乌龙茶。注意:俗称半发酵茶为“乌龙茶”。真正的“乌龙茶”则是东方美人茶,即白毫乌龙茶,或又称椪风茶,然而俗称之乌龙茶其实皆已混淆。3.全发酵茶(学名:红茶类):按品种分: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叶种)按形状分:条状红茶、碎形红茶和一般红茶。4、后发酵茶:(学名:黑茶类)普洱茶:普洱茶它的前加工是属于不发酵茶类的做法,再经渥堆后发酵而制成,它是属于黑茶类。按焙火程度来分类发酵程度的分类在说明茶叶的整体学称与各种茶的归属,而依茶菁焙火的「次数

7、及时间」的长短来说明半发酵茶的俗称。焙火程度——俗称轻火——生茶中火——半熟茶重火——熟茶所谓的青茶类系泛指半发酵茶,所以青茶可依发酵与焙火程度的不同,而制成俗称的生茶或熟茶;也就是说同样是冻顶茶,如果发酵、焙火重些就可类似熟茶,反之,是生茶或半生茶,只是各种茶皆有其习惯制成的特殊风味罢了。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茶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有差异,如水份过多,茶质自然较淡;孕育时间较长,接受天地赐予自较豊腴,所以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不同。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特别是氨

8、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