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潮州 广济桥

历史潮州 广济桥

ID:38360806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1

历史潮州 广济桥_第1页
历史潮州 广济桥_第2页
历史潮州 广济桥_第3页
历史潮州 广济桥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潮州 广济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潮州•广济桥135年前,一位叫约翰•汤姆逊的英国摄影师来到潮州,当他走到城外欣赏韩江的风景时,眼前的一座石桥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汤姆逊架好了照相机,为这座石桥拍下了最早的一张照片。这座桥就是广济桥,那一年是公元1868年。广济桥最早建于公元1171年,当时是座浮桥,后来经过历代的改建,陆续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建成了23个石砌桥墩,桥面上还建了亭屋126间,桥楼24座,这就是民间广泛传唱的“廿(nian)四楼台廿四洲”的广济桥。广济桥的建筑十分特殊,桥的两边是在桥墩上铺设石梁搭建的梁桥,中间部分是用18条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浮桥东侧有桥墩十三个,西岸有十个,合计二十三个桥墩。在东西两侧的

2、第一个桥洞部分,还采用了拱桥的造桥技术。中国的古桥中,有梁桥、拱桥、浮桥、索桥四大类型,广济桥既有拱桥的桥洞,又有梁桥的主体,还有船只连在一起搭建的浮桥,包容了中国古代桥梁的三种形式,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称赞广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988年,潮州广济桥被定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广济桥的桥墩是在30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建成的,所以建筑样式和长、宽尺寸都不一致,这就形成了广济桥的独特之处。广济桥全长518米,宽11米,梁桥部分全是用巨大的花岗岩石条搭建形成过梁。采访:根据我们的测量,最长的石梁大概有十多米,宽度呢,最宽的大概有一米二,基本都是在一米以上,一米到一米二

3、,厚度差不多有一米。这么一条石梁,我们计算了一下,大概有四十多吨,宋代的时候没有起重设备,把这个四十多吨的石梁架上来,而且架的这么好,到现在还保留得这么好,可见当时的建筑艺术是非常高的。据说这些石梁都是从韩江上游、从福建、江西那边采石以后,听说当时绑在船底下,然后把船慢慢开到桥的下边,然后还要等它的水位涨起来以后,绑在船底下的石梁也就慢慢升上来,然后找准位置把它架上去。这种方法中国古桥造桥建筑史上也有记载,叫浮船法。由于石材的限制,梁桥的跨度不能太大,为了承载住巨大的石梁,桥墩还要建得比较宽大,这就阻碍了江水的流动。韩江大部分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每年长达八个月的汛期里,江水有时

4、暴涨直达桥面。潮州人把桥身的中间部分设计为可开可合的浮桥,解决了抗洪和通航的要求。在广济桥的桥墩上,当年还建有二十四个楼阁,一些精明的商家在桥上开起了店铺,在三百多年时间里,广济桥商贾云集,逐渐形成了“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热闹景象。采访:到清末时期,湘子桥就越来越热闹了,形成了一个桥市。根据一些记载,桥两边店铺成排,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人很多,所以才流传有“踏上湘桥还不知桥”,上了湘桥还不知道是桥,就好像走上街路一样。第4页共4页历史潮州•广济桥当年,广济桥下也同样热闹非凡,过往的商船连绵不断。为了做生意方便,精明的商人还在桥墩上安装了供人上下的梯子。采访:有时候这个船就停在桥墩旁边了,他

5、要买东西,买东西他可以沿着梯子爬上去,还有上边需要下边的东西,他也可以沿着梯子下来。我是听老一辈的人说,有的时候上面用绳子挂一个篮子抛下去,下面需要什么东西,我上边卖东西的这样放下去。通过这个篮子,吊给他。广济桥还是广东、江西、福建一些州府食用盐的转运地,由此运出的食盐,称为桥盐。十九世纪中叶,清朝政府曾在广济桥设立衙门,一年收的盐税高达16万两白银。1958年,为了行人安全和交通方便,潮州人拆除了广济桥中间的浮桥,改建成平坦的水泥桥。最近,潮州市决定投巨资恢复广济桥的历史原貌,让“廿(nian)四楼台廿四州”的景观重现韩江。魅力潮州•国学大师饶宗颐1917年的夏天,潮州一条小巷中的饶家

6、出生了一个男孩,父亲为他起名“宗颐”,希望他能师法中国宋代的周敦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大理学家。饶家是潮州的名门望族,饶宗颐的父亲饶锷早年毕业于上海法政学校,曾任《粤南报》的主笔,可以说是家学渊远。而饶家的“天啸楼”曾是当时粤东最负盛名的藏书楼,在这里收藏的书籍曾达十万卷之多,饶宗颐从青少年开始,就在这里饱览群书。1935年,由饶锷编辑、饶宗颐补订完成的《潮州艺文志》发表,这是潮州有史以来在艺文方面首次进行系统的著作实录,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十九岁的饶宗颐一举成名。此后,由于战争,饶宗颐先生开始颠簸流离,最后定居在香港。字幕:以前是在香港大学教书的,教书有16年。在这16年中间,后来我就去新

7、加坡大学。在这16年中间,有个好处,就是因为香港大学同国际上容易搭上关系,所以我们常常到国外去开会。我第一次出国是1956年到巴黎去,1956、1957、1958年这几年,我都一年到德国,一年到意大利,中间去了不知多少次日本。所以这些同国外的学术界接触得比较早,所以知道学术消息,也知道人家怎么做。饶宗颐先生一直相信,做学问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等多门外语,足迹遍及世界很多地方。1980年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