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

专题三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

ID:38413640

大小:1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2

专题三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_第1页
专题三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_第2页
专题三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_第3页
专题三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_第4页
专题三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三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答疑热线18725172241专题三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国现代史(建国后至今)指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历史,大致分过渡时期(1949---1956)。左倾影响下的22年(1956---1978),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这三阶段还可以细分。过渡时期分,新政权的政治经济巩固时期1949-1952;'"一化三改造"时期(1953--1956)左倾影响下的22年可以分为:全面建设的十年1956--1966,文革的十年1966-1976,徘徊时期1976-1978,新时期可分为改革开放的开始1978---1991和改革开放的深入1

2、992---今近年高考考查热点在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如;1,(2009全国卷二)表1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它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知识整理一、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制

3、度的建立⑴1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采取了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建立;平抑,统一;调整;农业,工矿企业开展。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实现了。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①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②,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③改造。⑵一五计划:优先发展④,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厂等,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部门,为⑤打下了基础。⑶三大改造:农业由初级到⑥答疑热线18725172241;手工业实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⑦。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

4、私有制变为⑧,标志着⑨的基本确立,中国进入⑩阶段。1.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⑴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①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②,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③改造。⑵一五计划:优先发展④,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厂等,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部门,为⑤打下了基础。⑶三大改造:农业由初级到⑥;手工业实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⑦。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⑧,标志着⑨的基本确立,中国进入⑩阶段。2.曲折前进的社会主

5、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成就与失误。⑴成就:A.中共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⑪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物质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⑫。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B.国民经济的调整:面对经济困难:1960年提出⑬“”的八字方针。⑵失误: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⑭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大跃进”和⑮“”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我国建国以来严重的⑯。⑶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⑰出发,正确分析

6、国内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⑱;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以⑲为中心。3.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初期,"全面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1971年九一三时间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复苏的局面。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转经济建设,纠正文革的错误,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交通堵塞现象消除,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答疑热线18725172241〖填空答案〗①过渡时期;

7、②社会主义工业化;③社会主义;④重工业;⑤社会主义工业化;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⑦全行业的公私合营;⑧社会主义公有制;⑨社会主义制度;⑩社会主义初级;⑪物质文化;⑫先进的工业国;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⑭多快好省;⑮人民公社化运动;⑯经济困难;⑰国情;⑱客观规律;⑲经济建设。二、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⑴内容:确立了①的指导方针;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②的伟大决策。⑵影响: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进入③时期。2.经济体制改革

8、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内容:实行④制;发展⑤和非农产业。B.意义:调动了农民的⑥,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内容:以⑦为中心环节。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