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

ID:38473237

大小:18.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_第1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_第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_第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奇妙的对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通化市第十九中学任飞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谜底是对联的谜语(谜底: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投影: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

2、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投影:奇妙的对联)本节课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3、尝试对对子。二、【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投影:上联——孙行者 下联——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中国港台

3、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好,都知道对对子应该去“对”。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投影)(请学生大声朗读对联)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及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在我们一中,原来都有春节期间在教室门上贴对联的习惯,有个班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你帮忙检查一下,看看帖的对不对?(投影)(学生可能看得出来张贴的不对,老师就追问“为什么”)(

4、老师明确:)对联的张贴,以面对读者右边为上,左边为下,对仗工整的对联要求上联的尾字是仄声,下联的尾字是平声。我们简称为“仄起平收”。 刚才出示的对联原来上下联的位置颠倒了,需要调换一下,那就要靠我们运用平仄的知识来做出判断。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投影:对联的特点和要求)一、“对” 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仄起平收二、“联” 内容相关什么叫内容分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下面我们再通过几个小练习巩固

5、一下同学们对对联特点的掌握。(出示投影:练习)三、【讲解第二知识模块:鉴赏对联】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状,还要赏其神韵。(投影)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对了,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投影:出示

6、如下几副对联)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慷叹鲁迅先生逝世后对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本联

7、虽为挽联,但哀惋而不乏磅礴之气,格调悲壮而意境恢宏。特别上联中的“领”字,为“带领”之意,很令人感受到先生的卓著勋劳和崇高形象。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这幅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