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最后 一课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最后 一课

ID:38474428

大小:17.4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最后 一课_第1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最后 一课_第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最后 一课_第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最后 一课_第4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最后 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最后 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上蔡县东洪镇天良中学周艳敏2017年3月6日《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体会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思想。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内涵。教学设想:文献法: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示搜集作品写作时代背景,了解作家,完成材料积累。诵读法:要求学生默读,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2、,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意义。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完成积累(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2)课文预习提示中提及本文是作者于1873年写下了这篇小说。这说明本文的体裁是小说,本文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学生读预习提示第一自然段:本文写于1873年,反映的是1870-

3、1871年间普发战争后发生的事故。(板书:小说)(多媒体出示小说的概念、三要素、情节构成、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分类)(3)本文作者是谁?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板书作者:都德)(4)检查课前预读情况注音:哽()赚()踱()捂()惩罚()祈祷()诧异()婉转()解释:宛转懊悔祈祷哽咽诧异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

4、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2)阅读课文,投影出示阅读要求。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分享)老师启发学生归纳:小弗郎士到校发现了一系列不同往常的情景:(1)平常“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是“安安静静”的;(2)平时对学生要打要骂十分严厉的老师,今天“很温和”;(3)老师穿上了只有在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礼服;(4)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儿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小结:这部分对比写了教室里不平

5、常的严肃气氛。这气氛使小弗郎士吃惊,也引起了读者一连串的疑问,引人人胜,使小说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同时,它也告诉读者,人们对这最后一课多么重视,为下文作了必要的准备。这种写法能够紧紧地把读者吸引住,值得学习。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听读和品读,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同时,使我们了解了学习小说必须认真阅读,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作品的主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小说知识回顾2·这节课我们走进小说的两位主人公,了解他们在最后一刻的变化。

6、二品读课文:1·上“最后一课”前后,小弗朗士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提示:可以从对上学的态度,对韩麦尔先生的态度等方面来理解)2·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归纳,然后和其他小组一起分享)三·揣摩语句,理解其内涵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师里飘扬。3·屋顶上各自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品析句子方法指

7、导:二“抓”三“结合”具体方法:“抓”------修辞关键词语基本原则:“结合”-----具体语境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文章中心(学生结合指导方法,小组讨论并交流)四·激发想象,联想拓展根据课文结尾,展开合理想象,假如你是小弗朗士,请以“散学以后”为题续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五·爱国思想教育奴化教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我国东北三省。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征服中国,在进行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对沦陷区的群众推行奴化教育。所谓奴化教育,就是侵略者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企图在思想、精神方面消磨、摧残甚至泯来中国人民的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