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学教案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学教案

ID:38479237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学教案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学教案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学教案_第3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学教案_第4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说和做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4、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 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这甘愿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反动派面

2、前敢干“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少有的优秀知识分子──闻一多先生。让我们从这个“大写的人”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二、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典籍()慷慨()迭()起赫()然淋漓()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无暇()及此迥()乎不同仰之弥()高锲()而不舍炯炯()目光2.解释下面的词语。诗兴不作:锲而不舍:群蚁排衙:兀兀穷年: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潜心贯注:气冲斗牛:3.作者链接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

3、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4.背景链接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7学者: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

4、、《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革命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

5、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三、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根据这个思路,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又是怎样衔接的?2.作者围绕这两方面分别写了哪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3、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二)深层探究研读第一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示例: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

6、介绍,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潜心学术勤奋钻研废寝忘食的学者形象。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小结:作为诗人的闻一多,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他勤奋钻研的目的。他从没有躲进小楼书斋,逃避现实喧嚣,而是始终把目光投向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7、,关注战乱连绵,关注现实政治,积极勇敢地投身到改造旧世界的运动中去。7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闻一多先生,这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作者臧克家先生把他的形象塑造得多么鲜明,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文本探究研读第二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二)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技巧,请你加以概括。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三、拓展延伸闻一多、臧

8、克家都是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