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ID:38484944

大小:20.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3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_第2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_第3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_第4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一节人口与人种设计者:张宇博单位:包头市青山区第四十五中学所用教材2012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章节名称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运用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3.能够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4.能够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以及各国相应的人口政策。内容分析这一节内容是学生了解世界地理概况的重要组

2、成部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中,人口是关键,所以对学生进行科学人口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情分析本节课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其中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等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因此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学重点1.运用图表说出世界人口增长以及分布特点。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能运用数据说明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特点。教学难点学会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策略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分组计算法、讨论法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你知道现在地球

3、上有多少人吗?你知道这几个日期有哪些特别之处吗?1.1987年7月11日2.1999年10月12日3.2011年10月31日学生回答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你知道这几个日期有哪些特别之处吗?1.1987年7月11日2.1999年10月12日3.2011年10月31日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二胎政策?{激趣探知}2011年10月31日,地球进入崭新的时代—人口达到70亿。70亿人口的地球,既有70亿个可用于思考、创造知识财富的大脑,又有70亿双可用于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手,还有70亿张需要吃饭、消耗资源的口,是喜?是忧?是福?是祸?幻灯片继

4、续展示我国二胎政策的一段资料教师抛出问题,课后让学生来答学生来读目标一:通过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特点活动一: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剖析数据,探求规律。学生动手绘制填充图册39页要求:不能用格尺连成折线图,要连成平滑的曲线。绘制完成后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学生完成课本72页活动题让学生通过读图、计算,明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同时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目标二:通过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活动二: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学生思考回答想一想:1.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什么来衡量?2.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5、?3.自然增长率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分别代表什么含义?活动三:动笔算一算学生动笔算出见幻灯片:各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亚洲的人口是最多的,南极洲是无人居住的,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是不同的。活动四:掌握人口密度学生思考提问:我们用人口自然增长率去衡量人口增长的快慢,那用什么去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呢?给出人口密度公式活动五:读图并在图中圈出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四大人口稀疏区。学生动手在图中圈出幻灯片展示并让学生记忆活动六:分别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主要河流分布图,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学生分析回答得出:人口分布

6、规律: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目标三:通过资料讨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活动七:全班分成两大组,辩论: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学生讨论幻灯片展示:人口过多,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控制生育(印度)人口过少,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鼓励生育(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不同国家针对本国人口特点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活动八: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计划生育30年使中国少生了4亿人,但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7、,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专家预计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