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一

有理数的乘法一

ID:38486924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有理数的乘法一_第1页
有理数的乘法一_第2页
有理数的乘法一_第3页
有理数的乘法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乘法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涉及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节有理数的乘法,从小处说,它既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延伸,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有理数除法与乘方运算等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从大处说,它是整个初中学段乃至更高学段最基本的运算之一,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等等的基础。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在实际背景和计算中探索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学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掌握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方法以及有一个数为零积是零的情况。第二课时在运算中归纳出乘法

2、运算律在有理数的范围内仍然适用。学情分析:知识技能方面: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初一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因此,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在有理数部分仍旧适用,其中的教学关键仍然是符号问题。活动经验方面: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归纳概括能力不强,对于表象化的东西理解不深入。乘法法则的提炼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确定乘积的符号,可以让学生尽早领

3、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应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运算中符号确定的理解。-、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非负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运算律,在本章的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有关概念,并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及其混和运算的方法,学会了由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备了学习有理数乘法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探索加法运算法则的活动,并且通过观察"水位的变化",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较为丰富的

4、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曾经历了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过程,具有了合作和探索的意识,另外在加法法则的学习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问题和经历过的挫折,这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学习也是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二、学习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发现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了解倒数的概念,会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本节课的数学目标是: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三、教学策略对于认知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

5、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在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导新;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第三环节: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第四环节: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第五环节:总结收获,畅谈体会;第六环节:达标检测,巩固深化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导新活动1:1、计算:①、(—5)+(—5)②、(—

6、5)+(—5)+(—5)③、(—5)+(—5)+(—5)+(—5)④、(—5)+(—5)+(—5)+(—5)+(—5)2、你能把它们写成乘法算式吗?3、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几种情况?活动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回顾复习以前的相关知识,以便形成知识迁移,出示负数与正数相乘的乘法引出新课。以给学生造成“心求通而未能得,口预言而未能说”的情势,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就过来。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活动2:完成“议一议”活动3:将上面出现的算式进行分类,总结两数相乘的法则。活动4:将法则符号化。活动意图:培养学生从图形语言和

7、文字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在本环节中,给与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以上实例的运算结果,培养学生从特殊归纳一般的意识,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第三环节:解决问题,综合运用例1计算(1)(-4)×5(2)(-5)×(-7)2(3)(-3/8)×(-8/3)(4)(-!/3)×(-3)注意: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例2.计算⑴(-4)×5×(-0.25); ⑵(-3÷5)×(-5÷6)×(-2);结论:多个数相乘,

8、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