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添加剂益生素

非营养性添加剂益生素

ID:38492802

大小:566.05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13

非营养性添加剂益生素_第1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益生素_第2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益生素_第3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益生素_第4页
非营养性添加剂益生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营养性添加剂益生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饲料添加剂学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黎观红Tel:13979165229E-mail:liguanh@163.com抗生素之利弊1928年发现了抗生素以来,挽救了亿万动物和人的生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抗生素应用于饲料行业为畜牧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引起菌群失调,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出现二重感染。导致耐药性菌株增多,使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影响家禽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残留,致畸、致癌、致突变等问题倍受关注。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益生素一、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的出现从2

2、0世纪70年代开始,微生物学者转向进行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逐步在理论上探明了常见动物体内(特别是消化道内)的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及其功能。在应用方面,研制成功了多种微生态制剂,并在生产实践当中进行了较广泛的开发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第二节益生素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官方强硬的措施,对饲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和配伍等方面严加限制。为此,当前可替代抗生素、抗菌药物而又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生产中应用

3、越来越普遍。一、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的出现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益生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抗生素长期添加于饲料中,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由此人类对食品安全性倍加重视。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应用克服了长期使用抗生素给养殖业造成的种种弊端,对发展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己被农业部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推广技术项目。这意味着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推广,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一、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的出现第二节益生素益生素(Probiotics)是指可以直接饲

4、喂动物并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又名生菌剂。我国又称为微生态制剂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运用微生态原理,将从动物体内外分离的对动物有益的微生物,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包含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二、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的含义第二节益生素三、益生元1995年Gibson,G.R等人提出了益生元(prebiotics)的概念。它是一类非消化性物质,能选择性的促进一种或几种定植于结肠内常住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从而增进宿主

5、健康。这类物质最初发现的是双歧因子。大量研究认为,某些寡糖、多糖、肽类、蛋白质及我国的中草药等均可作为益生元。现在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寡糖,应用较多的是大豆寡糖、半乳寡糖、低聚果糖等。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益生素益生素和益生元联合应用,既可发挥益生菌的活性,又可选择性地提高这些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著持久。国际上将此类产品定名为合生元,这是微生态制剂的又一发展方向。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三、合生元第二节益生素四、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按制品剂型可分为液体剂型和固体剂型;按制品所含有效微生物种类多少的不同可划分为单

6、一有效菌剂和多菌复合菌剂。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益生素单一有效菌剂即有效活菌为某一种微生物构成的制剂,如乳酸菌剂、芽孢菌剂、酵母菌剂;多菌复合剂即有效菌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微生物构成的制剂。复合菌制剂的作用效果更好,更符合实际生态环境。复合菌制剂一般都具有协同作用。以蜡样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的协同作用为例,腊样芽孢杆菌是高度耗氧菌,它所造成的体内缺氧环境可抑制致病菌生长,但却有利于厌氧的乳酸菌的生长,乳酸菌的生长又增加了环境的酸度,更加强了对致病菌生长的抑制。产品虽然价格较高,但其添加量低。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

7、单一菌株的益生素较少,而更注重于复合菌制剂的研究。四、微生态制剂的种类第二节益生素按制品使用目的可分为饲料添加剂型和药用型。前者可用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以及维护动物机体的健康;后者作用方式与抗生素类药物相似,主要用于防病治病等治疗目的;按微生物的菌种类型还可将其划分为乳酸菌类制剂、芽孢杆菌类制剂、酵母菌类制剂为主的制剂。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四、微生态制剂的种类第二节益生素五、常用菌及其功能特点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第二节益生素1、乳酸菌是一种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

8、菌,厌氧或者兼性厌氧生长。不耐高温,经80℃处理5min,损失70%~80%。但耐酸,在pH为3.0—4.5时仍可生长,对胃中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目前应用的乳酸菌主要是来源于乳酸杆菌属、乳酸链球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近30种的微生物。我国农业部允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乳酸菌有: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屎链球菌、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乳链球菌,共七种。第四章非营养性添加剂五、常用菌及其功能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