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比较的教学设计

角比较的教学设计

ID:38536462

大小:2.23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4

角比较的教学设计_第1页
角比较的教学设计_第2页
角比较的教学设计_第3页
角比较的教学设计_第4页
角比较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角比较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庆兰德学校教学设计课题角的比较授课班级六年三班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张颀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会进行角的计算。(2)、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及表达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想线段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的思维能力和对所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2)、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3)、能用符号语言计算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内容分析重点:1.角的比较方法。2.角的

2、平分线的定义难点:角的平分线的应用问题预测:能确定CM是角平分线吗?对策:小组合作,举出反例,构图说明主要程序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质疑问难,盘点收获;拓展提升,巩固提高;课堂检测,查漏补缺。知识树导与学过程【学习目标】1.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会进行角的计算。2.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及表达方式。3.通过联想线段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的思维能力和对所知识迁移能力。【学习重点】1.角的比较方法。2.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学习难点】角的平分线的应用【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研,生生共研,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导

3、与学过程】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采用聚光灯功能,使学生在一点一点回忆旧知,最后看到整棵大树时,充分明确本节在章节中的位置,为类比思想做好基础的铺垫。通过学生仔细读一读,自己说一说的环节,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整理自己的学习重点难点,带着疑问听,写出我的困惑,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的效率。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观看短片,迅速回忆旧知,找到线段目测,叠合,和度量的方法。提高课堂展示效率。(2)学生展示:明确说法,方法。有效的引领学生初步感受类比思想的魅力。小组合作,学生展示,一讲,一写,听清楚,看明白了。学生们体会到了一种自学的快乐

4、,老师没有讲,你们是怎么会的?通过这样的质疑,使学生反思在小组合作中、在解决问题中,有哪些是我获得知识的关键。体会类比思想带给我们收获的喜悦。你敢挑战吗?激发学生的斗志、勇气。面对未知困难不退缩。变式角平分线。1.在没有任何标注的情况下,检测学生会不会使用刚刚学过的角的表示。2.讲解过程中,充分应用的上一环节的和差分倍的计算,及时训练,建构基础数学模型。3.你能模仿、类比,也给这几条线起个名字吗?1.盘点收获,拓展提高小组合作,回忆你会的计算。可以是2+3=5转化成角的计算可以是题难易程度的划分,可以使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与的积极

5、性,类比思想、转化思想渗透于无形,使学生感受到有章可循,追本溯源。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在引领学生们勇敢想,大胆做。学生们每人设计一道题,全班就是53道题的训练。展示学生设计的题后拓展提升,观察、归纳、总结两道题,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形不同,神相似。一种思想,能为我们打开数学大门,它就是类比思想和转化思想。接下来的课堂检测导与学过程学生更有信心去完成。5.课堂检测结束语:孩子们,当你们长大了,工作了,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会学习数学?你们的爸爸妈妈的工作有多少是和数学有关呢?表面是看不出来的。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你们明白理解,我

6、们的数学是在培养一种思想,一种方法。它是你遇到问题思考的方式,是有助于你解决困难的方法,这样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教学反思收获:这一节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足:学生的讲解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动性,应给他们留出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真正放手课堂。改进措施:从点滴培养,让班级有更多的学生敢于阐述、表达、有条理的讲题。没有要有一节讲题训练课,让学生都可成为小老师。·大庆市兰德学校教学设计数学教师张颀说《角的比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本节课是教

7、材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第四节第二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在“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角的度量与表示”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体会数学建模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今后学习平面几何如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证明等内容的基础。2.联系:本单元的课程均是中小学衔接课。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角图形的和、差、分、倍,不同于小学主要针对角数值的计算,本节课的能力点是学生会通过类比的思想将数值上的计算转化为图形的和差分倍,初步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3.课标:4

8、.内容:角的平分线的的两种表示方法(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及角的和差分倍计算。二、教材处理:1.2.3.4.图1为课本119页角平分线定义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图2为120页知识技能的第一题有关三角尺中角图形的加法图3为120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