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ID:38537009

大小:15.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旌节、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依偎”等词语。读准“旌、喝、揣”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2、在读懂课文,了解“苏武牧羊”的故事;了解作者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学习排比句的写法。4、在读读议议中,理解旌节的含义,感受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坚忍不拔,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教学重难点在读读议议中,感受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坚忍不拔,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教学准备1、故事背景了

2、解。2、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乐曲导入,了解人物1、出示课题,了解人物师:刚才大家所听到的曲子就是中国古典十大金曲之一的——《苏武牧羊》。师:苏武,中国西汉大臣。(出示苏武像及文字介绍)汉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长达十九年后归国。他的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据此创作了很多戏剧、歌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的故事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苏武,走进他的故事。(板书:33)一起读读课题。2、齐读课题。3、理解“牧”师:课题中的“牧”可以理解为——预设:放,放牧。二、课题导入,感知大

3、意1、整体把握,理清脉络师:从课题看,这篇文章写谁?文章仅仅写苏武牧羊这件事情吗?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除了苏武牧羊,作者还写了哪两件事情?交流中板书:以死抗辱怒斥叛臣荒漠牧羊师:作者就是抓住出使匈奴期间发生的三件事来刻画苏武这位民族英雄形象的。2、预习检查,巩固字词(1)生字新词的学习师:这些生字新词都是对刻画苏武形象有所帮助的,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出示)怒目圆睁忘恩负义无言以对羞愧心坚如铁折磨气节依偎置之度外师:开火车读一读从你开始齐读(出示)怒目圆睁忘恩负义无言以对羞愧心坚如铁折磨气节依偎置之

4、度外(依偎注意读音)师:气节怎么理解?(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读出这种正义。师:依偎要注意它们的写法?观察一下,发现什么了没有?预设:都是单人旁。依偎就是指——交流(依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做出依偎的动作感受一下。师评价:大家都理解了依偎的感觉。(2)我们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多音字,你读准确了吗?(出示):……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看到苏武含着热泪坐在车上,怀里紧紧地揣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旧旌节……指名读正音齐读。(3)还有一个字,我们不大熟悉。(出示)旌指

5、名读。指导:旌(后鼻音),齐读。三、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1、初识旌节师:用它组一个词语——旌节!(板书)旌节(1)出示图片,文字介绍:师:这就是旌节。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指名读。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指名读。(2)了解象征意义师:这个旌节可不一般。一起读读:(出示)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师:从这两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说话同时将“旌节”放大)预设:这旌节代表了国家。(指导朗读:将这种国家的气势读出来)亲自——

6、重视、慎重、庄重、隆重指名读出庄重的气氛恭恭敬敬——郑重其事、毕恭毕敬指导读出“恭恭敬敬”的语气。(3)想象说话,感悟人物心理接过旌节之后,苏武手举旌节,心潮澎湃,他心想:(帮助理解旌节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引导:联系出使匈奴目的、任务师小结:旌节,是国家的象征,汉武帝、苏武都很看重,尤其是在苏武的心里,它占有不同寻常的分量。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读出庄重,读出恭恭敬敬。齐读。2、学习第2、3节(1)感悟人物品质师:是啊,旌节,象征国家的主权尊严,苏武带着旌节出发了。从第一、第二件事的描述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

7、的苏武呢?(到文中找找)交流相机出示: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回答不出的情况下师引导:这个问题有些难,我们先来看看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死抗辱?交流。他是一个——交流板书:威武不屈(气节: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当卫律劝他投降时,他——他是一个——交流板书:忠诚爱国(2)紧抓旌节,感受气势师:不要忘了,当他以

8、死抗辱时,当他怒斥叛臣时,他手上所持的旌节,这是他抗辱的力量,爱国的表现。(旌节打红)师:任选一段,自己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预设:你读出了他的忠诚!你读出了他的决心!你读出了他的愤怒!师:让我们站起来,一起读出他的威武不屈,忠诚爱国。齐读。过渡:看来,这两次斗争,匈奴王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无法使苏武屈服。于是他又生一计。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件事情:荒漠牧羊。3、学习第4、5重点节(1)谈话导入,感受苏武19年生活至之艰难师:默读第4、5两节,思考: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