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课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课

ID:38560030

大小:38.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课_第1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课_第2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课_第3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课_第4页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三维目标1.理解本章学过的关于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会根据描述的语句画出图形,能结合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2.注意观察实物、模型和图形,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来寻找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3.在观察、操作、想象、说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教学重点:回顾、思考本章的重点内容.教学难点: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框架图.导入新课活动1.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平行.在研究平行线时,常

2、常是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的.下面是本章学到的一些数学名词,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它们一个简短的描述吗?你能画出一个图形来表示它们吗?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移.2.对顶角有什么性质?你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吗?3.怎样识别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平行线有什么特征?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直线平行的条件,它们有什么异同?4.图形平移时,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平移设计一些图案吗?5.学习本章时,要注意观察实物、模型和图形,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来寻找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推进新课建立本章的知

3、识框架图活动2.在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渐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图.设计意图: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师生行为:可鼓励学生自己梳理全章的内容,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章知识结构图例题讲解导入新课活动1.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平行.在研究平行线时,常常是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的.下面是本章学到的一些数学名词,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它们一个简短的描述吗?你能画出一个图形来表示它们吗?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移.2.对顶角有什么性

4、质?你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吗?3.怎样识别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平行线有什么特征?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直线平行的条件,它们有什么异同?4.图形平移时,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平移设计一些图案吗?5.学习本章时,要注意观察实物、模型和图形,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来寻找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推进新课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活动2.在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渐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图.设计意图: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师生行为:可鼓励学生自己梳理全章的内容,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教师

5、引导学生完成本章知识结构图例题讲解例1:如图1所示,选择恰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以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此时:∠1=∠2,并且∠2+∠3=90°,如果∠3=30°,那么∠1应等于多少度,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解:因为∠2+∠3=90°,∠3=30°,所以∠2=60°.所以∠1=∠2=60°.则∠1等于60°,才能保证红球直接入袋.例2:如图2,直线b与直线c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解:直线b与直线c平行.因为b⊥a,c⊥a,所以∠1=90°,∠2=90°.因此∠1=∠2.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b∥c.(也可由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来说理由)例3:如图3所示,如果∠B

6、与∠C互补,那么哪两条直线平行?∠A与哪个角互补,可以保证AD∥BC?答:如果∠B与∠C互补,那么线段AB与线段DC平行;∠A与∠B互补,可保证AD∥BC.理由都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例4:如图4,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42°,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多少度?为什么?答: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42°.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例5:如图5,(1)如果a∥b,找出图中各角之间的等量关系.(2)如果c∥d,那么需要哪两个角相等?答:(1)a∥b,则图中各角之间的等量关系是:∠1=∠2,

7、∠2=∠3,∠3=∠1,∠1+∠4=180°,∠2+∠4=180°,∠3+∠4=180°,∠5+∠6=180°.(2)c∥d,那么需要∠3=∠5或者∠4=∠6.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回顾了本章的内容.大家要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理由.布置作业复习题52、3.活动与探究如图6,已知CD∥OB,EF∥AO,则∠1与∠O相等吗?为什么?[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寻找多种方法,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综合法分析:由CD∥OB,可推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