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ppt

中医骨伤科学.ppt

ID:3860336

大小:164.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7-11-24

中医骨伤科学.ppt_第1页
中医骨伤科学.ppt_第2页
中医骨伤科学.ppt_第3页
中医骨伤科学.ppt_第4页
中医骨伤科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骨伤科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骨伤科学上篇总论第一章发展简史第二章病因病理第三章辨证诊断一般局部、四诊合参、伤科各部检查法、骨关节X诊断第四章伤科基本手法正骨手法、脱位复位手法、伤科推拿手法(穴位)第五章针灸疗法第六章固定第七章药物疗法下篇各论第一章骨折慨论第二章上肢骨折第三章下肢骨折第四章脊柱骨折第一章发展简史一、中医骨伤科学的慨念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组织伤病的科学(防治人体损伤的学科)。二、结合体育系卫生方向(体卫)的学生应掌握本学科的知识情况:1、熟练掌握运用中医骨伤科的知识,对中、小学校学

2、生的运动创伤有能熟练处理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2、掌握上篇及下篇的慨论(治则)及重要的各论。3、掌握、了解各论的知识小点。三、本学科的知识涉及面广,难点所在,力求学生有全新的学习兴趣。1、中医方面:《医古文》、《内经》、《中医学基础》、《温病学》、《中医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推拿学》、《针灸学》。2、西医方面:《基础化学》、《组织学》、《胚胎学》、《解剖学》、《生物化学》、《胜利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X线诊断学》、《生物力学

3、》、《医学伦理学》、《卫生统计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动物手术》等。3、中医骨伤科方面:骨伤、筋伤、骨病、骨科手术、手法是特色。总之,难度较大,因此:A、补充实用方剂D、补充治疗细则B、补充伤科推拿E、补充相关针灸学、穴位C、补充其它运动创伤上篇总论四、中医骨伤科学发展慨况1、骨伤科的起源2、骨伤科雏形在公元前1066年—公元220年,西周、春秋战国至汉代。西周时期出现了阴阳、五行学说等朴素的唯物辨证法思想,《素问·痿论》有脉痿、筋痿、骨痿等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辨证施活。汉代名医华佗,医

4、技高超,通方剂,精针灸、长外科,发明“麻沸散”施行“刮骨疗毒”和剖腹等手术。3、骨伤科的形成和发展(公元220年—1368年),魏、晋、隋、唐、五代及宋辽金元时期,晋代葛洪在《肘后方》实为《肘治救卒方》,提出了骨伤四大证:骨折、脱位、筋伤、内伤,首创骨折新疗法:手术整复、夹板固定,发明了下颌关节脱臼的口内整复法。唐代道人于公元840年著有我国首册骨伤科专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书中提出了骨折的四大活则,整复骨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4、骨伤科兴盛明清时代(公元1368年—1840年—1911年

5、)中国古代骨伤科进入全盛时期。5、骨伤科创新中西医结合先进西医诊疗技术、电子显微镜、活检、X、CT、核磁共振专科学校各类造影技术、关节镜、自体移植、异体移植、抗菌、输血、内固定专科研究机关1953年成立上海伤科研究院、洛阳正骨学院、成都体院骨伤科、1960创建骨伤科专业专科技术人员专科医院河南平乐郭氏正骨术、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江苏、广东专科书籍我国目前骨伤科界存在中医骨伤科、西医创伤骨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三大学派。新科研方向:断肢再植、显微外科手术引进、骨髓、神经损伤、关节软骨病、老年退行性关节炎、

6、软组织劳损、末端病、老年人的股骨软骨折、植血管。五、统计资料所示(天津骨研所)伤科情况1、特点:①骨折的发生具有由肢体远端到近端,由上肢到下肢再到躯干,由高向低排列的规律,这与解剖部位的活动频率密切相关。②脱位:肩关节、肘关节、下尺桡关节是高发部位,占全部脱位的57.87%。③各部骨折的性别、年龄分布:骨折:95.7%脱位:3.48%韧带损伤:0.813%男性:68.6%女性:31.4%上肢骨折:55.8%下肢骨折:36.1%躯干骨折:8.1%年龄分布:最高24.93%为20——30岁组。最低为80——

7、90岁组,0.6%。骨折发生率依次为:指骨折13.82%,Colles骨折6.57%,尺桡骨双骨折5.41%,肱骨髁5.24%,桡骨4.23%,胫腓骨干双骨折3.48%,锁骨3.96%,掌骨3.12%,跟趾2.98%,股骨粗隆间2.53%,股骨颈2.49%,骸骨2.26%,外踝2.21%,股骨干2.13%,胫骨2.11%,肱骨干1.97%,肋骨1.01%,跟骨1.80%,腰椎(压折)1.57%,肱骨外科颈1.57%,距骨1.39%,骨盆1.38%,内踝1.28%,双踝1.08%,腕舟骨1.08%,尺骨1

8、.03%。第二章病因病理第一节病因病因指创伤发生的原因。伤病同其它疾病一样,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伤病的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机体本身的特性)和外因(损害机体的外界因素),它们是引起伤病发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内因:“正气”是指机体各脏腑组织的身理机能、防御能力和精神因素;外因:“外损”泛指导致伤患发生的各种外在因素,包括外力作用,六淫邪气、饮食饥饱、虎狼毒虫、疲极精力、金疤踒折等。在伤科疾病中,外因在疾病发生上起主导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