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文字)

中医骨伤科学(文字)

ID:10006238

大小:5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20

中医骨伤科学(文字)_第1页
中医骨伤科学(文字)_第2页
中医骨伤科学(文字)_第3页
中医骨伤科学(文字)_第4页
中医骨伤科学(文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骨伤科学(文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骨伤科学   <总论>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 商代手工业生产已采用金属工具。(青铜器) ▪ 中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书:《刘涓子鬼遗方》 ▪ 中国第一部病理学专著:《诸病源候论》 将骨伤科疾病例为专章。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本骨伤科专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第一人:《世医得效方》 ▪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把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损伤的分类 (选择题) ▪ 按受伤的时间分类 1) 新伤:近期的损伤 (2-3周内);或损伤后立即就诊者;       2) 旧伤:新伤失治

2、,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因素而复发。 ▪ 按损伤发生的过程和外力作用的性质分类 1) 急性损伤:突然而来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起病病因时间明确)。     2) 慢性劳损:经年累月反复重复某一个动作和体位不当引起的损伤(起病病因明确或不明确,时间不明确)。 ▪ 按损伤部位的皮肤粘膜是否完整: 1) 开放性: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流血,深部组织与外界沟通。 2) 闭合性: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损伤的病因  ▪ 外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的收缩力、持续劳损。 ▪ 内因:身体的抗击能力和耐受

3、能力。体质、年龄、解剖结构、七情内伤。  骨与关节的检查(熟悉) ▪ 上肢长度测量: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 ▪ 下肢长度测量: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躁下缘(骨盆骨折或髋部病变时使用)。 ▪ 肢体周径测量:两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测量肿胀时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如下肢常在髌上10~15cm处测量大腿周径,在小腿最粗处测定小腿周径等。通过肢体周径的测量,可了解其肿胀程度或有无肌肉萎缩等。 ▪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  1) 中立位0°法先确定每一关节的中立位为0°,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定为0°,完全屈曲时可成140°

4、。 2) 邻肢夹角法以两个相邻肢体所构成的夹角计算。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定为180°,完全屈曲时可成40°,那么关节活动范围是140°(180°-40°)。 3) 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① 颈部:先置于中立位(面部向前,双眼平视),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② 腰部:采取直立,腰伸直自然体位,其活动度为: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20°~30°,左右旋转30°。 ③ 肩关节:先置于中立位(上臂下垂,前臂指向前方),其活动度为:前屈90°,后伸45°,外展90°,内

5、收40°,内旋80°,外旋30°,上举90°。 ④ 肘关节:先置于中立位(前臂伸直,掌心向前),其活动度为:屈曲140°,过伸0°~10°,旋前80°~90°,旋后80°~90°。 ⑤ 腕关节:腕关节先置于中立位(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其活动度为:背伸35~60°掌屈50°~60°,桡偏25°~30°,尺偏30°~40°,旋前及旋后均为80°~90°。 ⑥ 髋关节:先置于中立位(髋关节伸直,髌骨向前),其关节活动度为:屈曲145°,后伸40°,外展30°~45°,内收20°~30°,内旋40°~50°,外旋40°~50°。 ⑦ 膝关

6、节:先置于中立位(膝关节伸直,髌骨向前),其活动度为:屈曲145°,过伸15°,屈曲膝关节时内旋10°,外旋20°。 ⑧ 踝关节:先置于中立位(足外缘与小腿呈90°,无内翻或外翻),其活动度为:背伸20°~30°,跖屈40°~50°。 ▪ 肌力测定标准: 1)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 2) 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3) 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  4) Ⅲ级:能够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够对抗阻力(轻度瘫痪) 5) Ⅳ级:能对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对抗一定

7、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6) 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 特殊检查法:(最好熟悉 P.25) 1) 颈部:分离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2) 腰部:直腿抬高试验;拾物试验;背伸试验。 3) 骨盆:骨盆挤压;分离试验;4字试验;屈膝屈髋试验;梨状肌紧张试验。 4) 肩部:搭肩试验;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直尺试验;疼痛弧试验;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5) 肘,腕部:腕伸肌紧张试验;握拳实验;腕三角软骨挤压实验;舟状骨叩诊试验。 6) 髋部: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望远镜”试验;蛙式试验;下肢短缩试验;

8、 7) 膝部:回旋挤压试验;挤压研磨试验;抽屉试验;侧方挤压试验;浮髌试验; ▪ 骨密度检查:临床较常用的是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法。 ▪ 关节的穿刺途径(了解一下,P.37)  治法 ▪ 内治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