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橹板和橹板

23.橹板和橹板

ID:38653437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23.橹板和橹板_第1页
23.橹板和橹板_第2页
23.橹板和橹板_第3页
23.橹板和橹板_第4页
23.橹板和橹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23.橹板和橹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校淮阴师范学院第一学院附属小学(淮海路校区)姓名杜小四年级一年级内容23鲁班和橹板第(七)单元教材分析:《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3课,该单元以叙事为主题展开。它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第二自然段写鲁班在想让船行驶得又轻快又省力的办法。第三自然段写一群鸭子用脚蹼拨水,轻快地向前滑行。第四自然段写鲁班仿照鸭子的脚蹼制成一种摇船工具,让船行驶得又轻快又省力。第五自然段写人们把这种工

2、具叫做橹板。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课文叙事具体明白,并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通常学习的课文内容简单,而本课内容不一样,学生不是一读就懂,而且课文内容离孩子生活比较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没有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探究,可能只有少部分的孩子真正可以用自己的话还原故事大概情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学生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疑”开始,又在“疑”中得以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得不到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往往对文章一知半解。这对于提高小

3、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今后的语言文字的应用都有很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难题,老师首先要明白如何“授之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文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是文章的灵魂,是曲径通幽的钥匙。经常利用课题让学生发现问题,便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弄清楚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运用相应的学习方法。而班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学习面的狭隘,对语言文字接触有限,所以遇到课题往往会有许多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因此要想从题目着手质疑,须从《鲁班和橹板》质疑学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鲁班发明橹板的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的第一阶段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

4、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鲁班及有关他的故事。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听读法、朗读法、演读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的意思。3.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建议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自读比较,导入课题1.出示鲁班人物像,有谁知道,他是谁?(板书:鲁班,生自读。)1.认识鲁班,认识橹板。简介鲁班:鲁班是建筑行业的祖师爷,他是

5、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造福人类,被誉为“中国科技发明之父”。板书:橹板,生自读。看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2.(在板书中添加一个“和”,学生齐读课题质疑。)预设: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1.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2.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3.橹板是什么样子的?4.它有什么好处?把上面两个词读一读,比一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与前一个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通过课题的层层揭示,让学生了解鲁班和橹板,同时激发他们新的疑问,在学习中释疑。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检查朗读重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

6、读几遍。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也可以加上动作读,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给学生自主再阅读的时间,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把握学生认知起点随时调整课堂预设。三、认读词语,检查自学(一)(出示词语)鲁班橹板盯着默默地驾驶脚蹼滑行木棍船 尾拨水(二)出示相关句子,读好长句:一天,鲁班坐船回家,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三)指名分段比赛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领读,正音。2.感悟句中停顿;指名读;齐读。3.师生评议。练读词语和长句子,将流利读课文的难点分散。

7、用比赛的方式更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呢?(让学生感受老艄公的“十分吃力”和“累得满头大汗”。)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好这些词:十分吃力、满头大汗。)3.看谁能读出老艄公的吃力来?1.自读第一、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老艄公很吃力?2.理解“十分吃力、满头大汗”。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了解艄公的辛劳,为下文鲁班制作橹板过程做好铺垫。五、学习生字(一)出示生字。(三)指导书写,注意每个字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