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简单几何图形

初二简单几何图形

ID:38669884

大小:311.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初二简单几何图形_第1页
初二简单几何图形_第2页
初二简单几何图形_第3页
初二简单几何图形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二简单几何图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单的几何图形1、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A)90°(B)135°(C)270°(D)315°2、如图,AB//CD,∠1=105°,∠EAB=65°,则∠E的度数是()(A)30°(B)40°(C)50°(D)60°3、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相交于E、F,∠1=104°,当∠2=°时,能使AB//CD。4、(2011山东日照)如图,已知直线,,,那么的大小为()A.70B.80C.90D.1005、(2011宁波市,8,3分)如图所示,AB∥CD,∠E=37°,∠C=20°,∠EAB的度数为()A.5

2、7°B.60°C.63°D.123°6、(2011湖南怀化,4,3分)如图2,已知直线a∥b,∠1=40°,∠2=60°,则∠3等于A.100°B.60°C.40°D.20°7、(2011山东东营,5,3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的度数是()A. B.  C.  D.8、(2011湖南怀化,2,3分)如图1所示,∠A、∠1、∠2的大小关系是()A.∠A>∠1>∠2B.∠2>∠1>∠AC.∠A>∠2>∠1D.∠2>∠A>∠19、(2011浙江省舟山,14,4分)如图,在△ABC中,AB=AC,,则△ABC的外角∠BCD=  度.44AEEECBA′E′D10、(

3、2011宁波,17,3分)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EBC=∠E=60°,若BE=6cm,DE=2cm,则BC=cmADECBA′2113、如图,如果AB∥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则的度数为(  )A.60°   B.75°   C.90°   D.95°14、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的度数为x,∠的度数为,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或y的代数式表示)(3)∠A

4、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15、如(六题图),∠AOB内一点P,分别画出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5cm,则△PMN的周长为.6题图DCABEFO(第8题图)16、如(8题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对角线于点O,,垂足分别为E、F,设AD=a,BC=b,则四边形AEFD周长是()A.B.C.D.4417、如图,已知AB∥CD,CE、AE分别平分∠ACD、∠CAB,则∠1+∠2=(  )A.45°B.90°C.60°D.75°18、如图所示,∠1+∠2+∠3+∠4+∠5的度数为()A.1

5、80°B.360°C.220°D.300°19、如图所示,AB∥CD,∠E=130°,∠F=70°,则∠1+∠2=_______,∠3+∠4=_______.ABCDEHF20、.如图,△ABC中,BC=10,DH为AB的中垂线,EF垂直平分AC,则△ADE的周长是()A.6B.8C.10D.1221、如图,在△ABC中,BC=5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PD//AB,PE//AC,则△PDE的周长是.22、已知一,结合下图,试探索这两个之间关系,并证明你结论.(1)AB∥EF,BC∥DE.∠1、∠2关系是:(2)AB∥EF,BC∥DE.∠1、∠2关系是

6、:(3)经过上述证明,我们可以得到真命题:如果,那么.(4)若两个互相,且比2倍少30°,则这两个是多少度?23、已知:如图①、②,解答下面各题:(1)图①中,∠AOB=65°,点P在∠AOB内部,过点P作PE⊥OA,PF⊥OB,垂足为E、F,求∠EPF度数.(2)图②中,点P在∠AOB外部,过点P作PE⊥OA,PF⊥OB,垂足为E、F,那么∠P∠O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通过上面这两道题,你能说出如果于,则这两个是什么关系?4424.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等于.25.已知是一个多项式的平方,则m=.。26.如图,平面镜A与B之间夹角为ll00,光线经平面镜A反射到平面镜B

7、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l的度数为.27.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2和1,以D为圆心,AD为半径作AE弧,再以AB的中点F为圆心,FB长为半径作BE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8.如图,已知∠1=∠2,∠B=∠C,可推得AB∥CD。理由如下:∵∠1=∠2(已知),且∠1=∠4()∴∠2=∠4(等量代换)∴CE∥BF()∴∠=∠3()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29..如图所示,A,E,F,B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C⊥CE,BD⊥DF,AE=B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