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

ID:38675478

大小:35.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_第1页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_第2页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_第3页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_第4页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产业选择    我们这里所讲的京津冀,主要是指京津冀都市圈,该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区域经济核心所在,是未来中国北方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依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定位: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林立,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

2、端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    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天津主要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此外,河北省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的政策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京津冀应该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做大做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京津冀可实现对接合作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考虑到京津冀地区原有优势产业基础,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可在以下“十大产业”展开:    (一)新能源。2009年,北京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建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目前已经汇集了一批企业和

4、研发机构。而天津新能源产业保持了40%以上的发展速度,近年来又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级新能源企业,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在风力发电、绿色储能、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很有竞争力。2009年,河北提出“建成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强省,在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发展目标,目前已建成国内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重要制造基地。    可见,京津冀地区在新能源领域已形成明显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北京具有技术、人才、机构和市场优势,应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研发。天津具有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研发与成果转化。河北可以发挥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的优势,

5、大力发展新能源产品及相关设备制造。    (二)新材料。北京承担国家新材料领域计划项目占全部项目的40%-50%,已成为我国新材料研发中心,目前在新型半导体、人工晶体、稀土永磁、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天津在硅材料、钛材料和氟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河北省已建成河北邯郸、唐山等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特种陶瓷、光电、化工、纺织、医药、金属、建筑等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    京津冀三地新材料产业可以共同发展具有互补性的领域为合作主线,整合现有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利用京津已具备的领先技术成果和津冀已有

6、的工业体系,加快形成产业特色和规模化,抢占国内重要位置,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三)电子信息产业。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是移动通信、数字电视、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高世代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等六大领域。天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中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产业和计算机外部设备等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河北建成了廊坊、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并已初具规模,全省27家重点企业进入2008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可见,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着重于研发与

7、转化和联合制造。北京突出研发中心地位,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津冀两地可充分利用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提高质量、扩大规模,积极发展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规模化研发转化基地,并进行大规模产品生产,完善整个产业链条。    (四)软件产业。北京的软件产业规模、软件人才数量、重点软件企业数量分别占据中国软件产业总量的20%、20%和24%,2009年北京软件产品收入77.8亿元。天津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华苑软件园为主,泰达、空港及东丽软件园为辅的特色软件产业发展格局。河北已累计认定软件企业258家,登记

8、软件产品1505个,认证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52家。2009年软件产品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49.5%。    而且,京津冀软件产业的合作大于竞争。天津与北京已建立了京津软件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