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探索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探索

ID:38734063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上传者:U-244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探索_第1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探索_第2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探索_第3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探索钱军如(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系,上海201411)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评价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引导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积极情感体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自信心。关键字:工作过程;学习评价;多方评价;强调主体ExplorationofLearningEvaluationMethodologyforHigherVocationalCoursesundertheGuidanceofWorkingProcessQianJunru(DepartmentofCommunicationEngineering,STIEI,Shanghai201411,China)Abstract:Learningevaluationmethodologyundertheguidanceofworkingprocesswillinspirethestudents’curiosityandexplorationpsychology,leadthestudentstoexperiencethecoursesenergetically,changethelearningmodeofacceptanceofknowledgepassively,cultivatethestudents’teamspirit,developthestudents’abilityoffindingtheproblemsandsolvingtheproblems,andenhancetheirjobresponsibilityandself-confidence.Keywords:workingprocess;learningevaluation;multipleevaluation;emphasisonthesubject1引言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为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各院校普遍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学生在主动探究和完成某个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因此如何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与项目化、任务化的教学过程有效地结合,充分体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每位专任教师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评价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引导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积极情感体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自信心。2当前专任教师对学生课程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作者简介:钱军如(1981-),女,上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通信技术与教学方法。 本人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通信专业专任教师,多年来不断在观察和探索各门专业课程的评定方法,发现很多任课教师尽管在努力适应课程改革大潮,并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授课方法,但在学习评价这一块仍存在一些困惑,主要问题如下:(1)把过程化考核误读为多考几次试,即一考变为多考。这种评定方法使学生疲于考试,甚至产生厌倦心理,教师疲于批卷,近似应试教育。(2)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这种评定倾向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而且高职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薄落,过于深究理论知识不利于调动其学习热情和信心。(3)对学生的成绩评定相对主观和单一,完全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打分。如果教师没有对每一个授课对象的学习过程十分了解和把握,成绩评定可能会不够客观和公正。(4)各门课程、各个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方法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的参考方法,导致学生心中没底,一些学生会采取和老师套近乎的方式来获得“印象分”。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既可以是某种独特的能力,又可以是能力的组合。该理论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然个性和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比较全面地评估个别学生的成就,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重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个人全面的提高和发展。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评价方法的特色4.1注重过程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的成绩评定方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评价方法使学生的成绩与平时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相关,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评价。评定指标涉及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效率和熟练程度、遵守岗位纪律和操作规范、团队合作精神等。该评价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份努力及时得到肯定,使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闪光点都在评价中得以体现。这种强调过程的学习评价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进步。4.2多方评价打破以往由单一的任课教师决定学生成绩的理念,评定者应由多方参与,包括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业人员参与评定的多元模式。其中,学生互评有利于发挥小组或团队对个人的监督和促进作用,鼓励每一个小组成员为自己所在的团队“多上一份心,多出一份力”。当学生基于互评进行合作来完成工作任务时,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度和学习质量就会有所提高。此外,对于有企业人员参与教学或学生是在企业环境中完成的课程,企业方应参与学生的成绩评定,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将来职业岗位的适应,同时就如何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给学校一些参考方向。4.3强调主体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参与者。此外,评定过程完全公开透明,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评定结果进行质疑和申辩。这种评定方式在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个性、情感和意志,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作者简介:钱军如(1981-),女,上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通信技术与教学方法。 5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评价的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符合高职教育以人为本和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体现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的项目为载体,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评价指标。教师在教学和评价的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学生明确该课程学习中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了解过程评价的环节。2、布置的工作任务要明确、清晰,能刺激学生思考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安排的阶段评价要符合课程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4、给予学生建设性的反馈,允许学生进行质疑和申辩。本人研究了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教学和评价案例,结合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所具备的实际条件,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和方法,并制定出相关表格。通过全面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所得成绩的认可度,教师对实施该评定方法的接受度和修改意见,企业人员对学生成绩评定的参与度和反馈意见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在相关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使用该学习评价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用于课程评价的部分表格如下:学生信息班级:学号:姓名:考核项目内容项目原始得分占总成绩权重项目实际得分工作任务一工作任务二工作任务三…平时作业理论考核总评成绩×××课程学期成绩评定表学生信息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务名称任务目标教师或企业人员评分(满分70分)评价指标得分专业能力(30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分)工作效率与熟练程度(5分)恰当选择所需工具和材料(5分)依照标准工作过程实施项目或完成任务(5分)工作完成结果(10分)作者简介:钱军如(1981-),女,上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通信技术与教学方法。 方法能力(25分)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步骤(5分)独立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5分)知识迁移和应变能力(5分)工作过程中查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分)成果展示与解说能力(5分)社会能力(15分)与指导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沟通能力(5分)自觉遵守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5分)团队合作精神(5分)教师或企业人员评价总计得分学生互评(满分20分)评价指标得分该成员在整个工作任务的完成中所做的贡献(10分)该成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热忱度和积极性(5分)该成员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5分)学生互评总计得分学生自评(满分10分)该评价环节参考学生在项目日志中的自述得分学生自评总计得分教师反馈评价结果后学生是否有质疑和申辩?学生申辩理由:公开听证后是否采纳?成绩调整方案:总评成绩(满分100分)评分人:×××课程学习评价表6结束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评价方法使学生的成绩与平时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相关,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评价,评定者也由单一的任课教师转变为教师评定、学生互评、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企业人员参与学生的成绩评定,评定过程完全公开透明,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评定结果进行质疑和申辩。这种强调工作过程和多方参与的学习评价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份努力及时得到肯定和评价,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行这一评定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水平、协作精神、学习态度,贯彻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参考文献:[1]赵建保.高职能力型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No.34,Vol.31)[2]韩娟.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及技术支撑[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No.2,Vol.26)[3]江捷.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及启示[N].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12作者简介:钱军如(1981-),女,上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通信技术与教学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