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带动写作(林保珍)

以阅读带动写作(林保珍)

ID:38734707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以阅读带动写作(林保珍)_第1页
以阅读带动写作(林保珍)_第2页
以阅读带动写作(林保珍)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阅读带动写作(林保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读书随笔写作一席谈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阅读和写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读是写的基础,以读可以促写,写作又可以促进阅读,读写关系密不可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中学生写作文仍然需要范文的指导,需要模仿这根“拐杖”。课文与课外阅读中的名家名篇就是很好的范文。因此,阅读教学要和写作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写作途径和方法的启示,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营养。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读写结合有何好处呢?一、写读书随笔,能够给予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学生自

2、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创造能力的高度上,首次开始破除我们几千年来作文教学的旧传统,也为教师的作文教学洞开了一个崭新的探索天地。提倡写读书随笔可以让学生自由挥洒,所见所闻跃然纸上,喜怒哀乐尽展笔端,写心中之所想,道心中之所悟。可以评论天下事,可以记述生活琐事,可以对人物品头论足,可以是自我画像,可以是咬文嚼字,可以是故事续编,包罗万象,纵横天下。有一个学生拟写关于防“非典”的标语,这样写道:“非典病毒看不见,预防是关键。”有一个学生就毕业之时写下“离别”一诗,她是这么写的:还记得吗?/那棵草,那簇花,

3、/没忘记吧/清脆的铃声/老师的笑颜,/曾经的欢乐,/仿佛还在眼前。/儿时的梦想,/不再泡沫般虚幻,/就这样离开吗?/轻轻地,/听着熟悉的声音渐行渐远……要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特别提醒他们更要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读过泰戈尔的诗歌《萤火虫》,一位学生写道:“萤火虫虽小,它却懂得只有靠自己发光才能前进,它这种不依靠别人,凡事靠自己的思想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萤火虫虽然微小,但它的精神却是伟大的。”初三学子临近毕业,

4、学生写“赠别类”随笔向我们的“小荷”报投稿,有一个学生写道:“岁月的流逝,让白发爬上了您的两鬓,而在我看来您却永远年轻;因为在智慧的大海里,你始终与时代的先行者并架齐驱。  ——致敬爱的老师们人人都有着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不断地告诫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任岁月逝去,物换星移,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依然思念你如昔。                   ——送伴我三年的好朋友们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在这里苏醒,学生的灵气闪烁的美文佳句在这里诞生。一、写读书随笔,能够调动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5、“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归真返璞。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又激发出更大的兴趣,阅读,充满着神奇,孕育着创造。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主动介入”的状态,正是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的最佳心境。从字斟句酌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到对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质疑的高层次的阅读,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目、动脑。如教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6、的诗歌《未选择的路》时,我让学生先自学诗歌,自提问题,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可他为什么又写“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自相矛盾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就自觉地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将诗歌的思想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理解、感悟,有一个学生这样说道:“《未选择的路》这两处写法并不矛盾,诗人虽然知道一旦选择,就难以再回返,但仍然义无返顾地选取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更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选择的坚定的决心。还有一个同学说道:

7、“诗歌这样写并不矛盾,因为它告诉我们,这是我一生中的转折点,必须小心、谨慎地进行选择。一个初二的学生,生活阅历毕竟还浅,能对哲理诗《未选择的路》赏析品味到如此程度,已经是很不错了。二、写读书随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于怎样教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作文而寻找的一条正确的出路。就课堂学习而言,课文是最典型的语文材料,学生通过阅读体验,不仅内化吸收了许多语文知识,而且还获得了一定的情感熏染和生活经验。既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就要

8、让学生在形成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练就表达能力,在言语表达实践中体验语言的表达。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提供条件体验“写”。这里的“写”并不是作文课上的完成一篇完整文章的“写”,而是与课文阅读紧密结合的片断性的“写”,是阅读理解后的发展与升华。可以说,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几乎都是学生作文的典型范例,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