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城融合

推进产城融合

ID:38743255

大小:18.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推进产城融合_第1页
推进产城融合_第2页
推进产城融合_第3页
推进产城融合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进产城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产城融合,使开发区由功能单一的工业园区向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间转变  产城融合,也就是产城的一体化,或者说是组团式发展的产业新城,它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并进,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状态。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是当今世界产业区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作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这样一个新兴载体,在未来,我认为必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的路径,它的核心,内涵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等多元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必然产物,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城市功能的同步提升,从而实现这个产业发

2、展所需要的各类要素的不断集聚。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跟城市功能协同共进,相辅相成的这样一个合理的结构。一方面,产业发展集聚各类要素,催生城市功能的这样的需求,促进专业性外部服务和配套设施的发展,来让城市功能提升。另外城市功能的完善将进一步聚集人气,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才,强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动力,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载体和依托。进一步来强化产业的集群,助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城融合应该是实现产中有城,城中有产,产城一体,联动发展。产中有城,就是要在产业区的内部加快完成城市生活的这样一个服务配套,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社区,实现生产与生活的有机联动。城中有产就是要在新

3、城加快形成功能性产业支撑,突出高起点、高定位和高端功能,促进新城发展从形象塑造向功能塑造提升。产城一体就是要在产业区和新城当中统筹规划各类功能要素、产业要素、生活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产业区与新城一体化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就是通过深化规划联动、功能联动、产业联动、交通联动、机制联动和政策联动,突出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和功能集成,形成多层次,梯度化的联动发展格局。  产城融合按照生活和工作相融合促进的理念,着眼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功能和运行的需要。导入的人口和产业要相匹配,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

4、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这样一种模式。具体来看,它的要求就是在优化产业布局的过程当中,必须同步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与产业共同升级发展,推动区域由基础设施这样一个建设向宜居宜业的城市功能的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城市繁荣繁华,产业能够欣欣向荣。  具体说来,要做到“四化”。一是理念人本化。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要素,它体现在满足舒适的生活居住的需要。要不断改善园区的周边公共设施,以齐全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多层次的住宅低产,便捷的民众生活设施,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断降低商业成本,营造相对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多元化的政策资金支持;将人文精神和文化

5、因素渗透到园区的规划发展当中,充分考虑到人的高层次的需求,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交融,让园区成为宜居、乐居、宜业、乐业的这样的美好家园。  二是功能复合化。现代产业园区更加强调功能复合,随着产城融合的深化,功能将更加集成,而且与城市整体发展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单一的生产功能向多元的功能转化,在制造功能基础上要积极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的服务功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产城融合新亮点,实现园区从单一功能消费、实现多元功能的转变。  三是产业高级化。产业高级化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来优化产业结构体系,支撑产城融合深化,具体体现在:产业发展的

6、能级要提升,要着力提升产业能级,积极发展高能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结构要不断优化,要注重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构建产业生态体系,通过构建集创新创业产业、生产服务功能产业、生活服务功能产业,营造城市品质功能产业等为一体的生态体系,来拓展产业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环境低碳化。产城融合的终极目标是要为人打造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和宜居、安居环境,绿色低碳、环保生态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具体体现在: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加快淘汰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实行循环经济,要

7、建立起一种工业共生代谢产业链循环关系,在延续产业链的同时,实现园区的废气物的零排放;要合理布局生态功能区,合理设计园区的绿化空间,重点建设绿带绿轴,成为园区环境保护的绿肺,生态功能区不仅使生活区和产业区相对隔离,还能因地制宜形成滨水沿河的休闲区,大大提升园区的品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