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方法与策略精简版

校本研修的方法与策略精简版

ID:38743531

大小:3.98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6-18

校本研修的方法与策略精简版_第1页
校本研修的方法与策略精简版_第2页
校本研修的方法与策略精简版_第3页
校本研修的方法与策略精简版_第4页
校本研修的方法与策略精简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的方法与策略精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本研修:要素、类型与方法课程开发:西南大学”种子教师”项目团队主讲:龙承建博士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内容与目标我们以种子教师的身份——一、领会校本研修的基本概念二、了解校本研修的现实意义三、掌握校本研修的操作策略校本研修的三个要素校本研修的三种类型校本研修的三大方法一、什么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基于学校自身实际,以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式发展为目的而自主开展的学校教研、科研、培训活动。二、校本研修的意义1.社会意义——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变革的要求百年树人(2000-2150)2.个人意义——教师

2、成长、追求卓越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60、中学63条,横向)英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5级、纵向)英国中小学教师五级阶梯式标准例:AdvanshtedSkillTeacher的特质是什么?理念—教师指导者、团队领导者能力—指导评估教师和学校发展—个性化高效教学实施和指导从骨干教师、名师到种子教师,区别到底在哪里?对象:学生——学生和同行——同行场域:班级——学校——渝中区(重庆市)学生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永远只有“现场直播”,没有“彩排”!三、如何开展校本教研(一)校本研修的三大要素1.自我反思2.同伴

3、互助3.专业引领121.自我反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1)内涵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即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导向改进行动的过程。13(2)自我反思主要形式内省式反思: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可以用反思日记、课后备课和成长自传等形式开展。学习性反思:通过学习或理论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进行反思。主动学习——基于问题解决随机学习——做教育有心人交流式反思: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

4、以用观摩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等形式展开。途径举例:“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以我为主,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完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152.同伴互助—兼听则明(1)内涵所谓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之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导,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主动、持续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校本研修活动。

5、(2)主要形式教师交流:主要包括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深度会谈(如课改沙龙)和专题讨论四种方式。DNA双螺旋发现教师协作:主要包括同伴临床互助(微课、微格教学)、同伴教学辅导(班主任驻班)和合作研究三种方式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学校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教研组、结对子教师合作学习研修共同体运作的四要素--主体有合作的意愿;有可以分解的任务;有共同认可的规则;有互惠互利的结果。183.专业引领(1)内涵所谓专业引领,是指专家为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导和帮助。这里的专家,包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各级教研

6、室教研员以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高的骨干教师。(2)专业引领主要形式引领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引领研究:增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将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引领实践:拓宽教师的学科知识视野;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发挥教学的示范带头作用。职前——师生职后——师徒“5+1”成长格式:学校为青年教师成长,制定一个分段目标,阶梯成长的发展规划,即“资格——入格——合格——升格——风格”获得资格1年入格3-5年合格5-15年升格20年形成风格贯穿始终不变的是人格!路径:“六子登科”课程——“六子登科

7、”课程:转变观念醒“脑子”以老带新结“对子”导向正确指“路子”实践锻炼压“担子”勤学苦练厚“底子”最后成为“台柱子”。23(二)校本研修的三种类型1.教学型研究2.课题型研究3.学习型研究241.教学型研究(1)内涵教学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为着眼点,针对教学实践的现实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上好课而展开研究,教学型研究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案例:课例研究课例展现的是完整的一堂课的教学。课例研究就是以完整的教学活动为实践和研究对象,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完善教学过程。例: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例研究

8、的常用视角——说课(课前、课后研究型、比赛型)备课(个人、集体、交叉备课)上课反思课——行为-技术-方法-原则-理念观课(学课听课、看课、记课、录课、思课)——一般观察和主题观察相结合议课(商议、议论)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一人同课多轮模式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不变,但行为不断改进。至少三轮课:独立课;会诊课;反思课多人同课循环模式: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上同一节课,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与问题的跟进。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