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游语言中的英语俚语的分析

对导游语言中的英语俚语的分析

ID:38763002

大小:23.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上传者:U-2441
对导游语言中的英语俚语的分析_第1页
对导游语言中的英语俚语的分析_第2页
对导游语言中的英语俚语的分析_第3页
对导游语言中的英语俚语的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导游语言中的英语俚语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摘要]俚语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最鲜活的口语。作为一种为众多公众所理解和使用,带有一些社会集团和亚文化群色彩的非正式口语,是导游员在与各行各业、不同身份的游客接触、交谈中经常听到的一种语言现象。[关键词]导游语言;俚语AnalysisofEnglishslangintourguides’languageAbstract:Slang,whichoriginatesfromreallife,isabrand-newspokenlanguage.Asaspokenlanguagewhichisusedandunderstoodbypublicandisaninformalspokenlanguagewiththecolorofsomesocialgroupsandsubculture,slangisausuallanguagefortourguidestocommunicatewithallkindsoftourists.Keywords:tourguide;language;slang一、什么是俚语许多中外权威词典对俚语都有比较接近的解释,称俚语是“通俗的口语词,俗语的一种,常带有方言性”(中文《辞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俚语的诠释为,“主要是一种非习惯用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美国出版的《标准院校词典》对俚语的定义解释为是一种“具有活力、感情色彩、滑稽或忌讳等性质的语言、单词或词组,是在特定场合下所发明和使用的,有些则源于标准词汇的非常规使用法”。俚语在其使用初期被划分为贬义词语。著名的《韦氏英语词典》在1828年将俚语定义为“低级的、粗俗的和没有意义的语言”;但到了1911年,“低级的”和“粗俗的”字眼却从《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中消失了。在1980年出版的《辞海》中对俚语的定义已取消了“粗俗的”这个字眼。在当今美国社会,俚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已成为使英语表达方式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添加剂。导游翻译在陪同外国游客旅行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形:有的外宾在闲谈时冒出一字或一句俚语,旋即引起众人忍俊不禁;有的导游在长途旅行中经常给游客讲故事或笑话,其间引用一点儿俚语,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例如:1.Thisisreallyatip-tophotel.2.Mylegsarekillingme.3.Thatguideisahip.4.Hecarriesalotofweight.5.We’vegotanicesetuphere.6.She’spullingyourleg.7.Itisourcupoftea.8.Downthehatch.9.Thisisthemaindragofthecity.10.Itisadragtocatchanearlymorningflight.上述第一句的Tip-top意为“第一流的”;第二句是说“我走乏了”(游客走路多了经常说);第三句称赞导游“懂得很多”;第四句指“那人说话很有分量”;此处Set-up指的是“客房设施”;Pullone’sleg为“开玩笑”;第七句是讲“我们的风俗习惯”(表示应尊重当地习俗的委婉用语);第八句谓“干杯”;第九句Maindrag指“闹市区”;第十句说赶早班飞机“很讨厌”(指起早床)。类似俚语都是导游在平时接团中时有所闻的。又如:11、It’safarcryfromtheairporttoourhotel.从机场到饭店路很远。12、What’sthedamage?多少钱?13、Ihavebeenstoodup. (有人失约)让我白等了。14、Thebusisquiteapain。这车坐着真难受。15.Theweathermakesmeasdryasabone.这种天气让我感到很口渴。16.Heisalwaystalkinginthewayofabigline.他讲话时经常吹牛皮。17、Wearethesameline,thereforewespeakthesamelanguage.我们是同行,因此我们志同道合。18.Thesalemanhadasilkentongueandcouldflattersillywomentobuyingthingstheycouldnotafford.那店员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可以阿谀蠢女人买些根本买不起的东西.19.Itellyouaboutthewholestory,doyouseemypoint?我已经全都告诉了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20.Ithinkitisthelastwordoncooking.我认为这道菜好吃得不得了.还有些俚语像Stickinthemud(反应迟钝的人)、Arealheadache(问题、麻烦)、Thestoryoftheweek(重要新闻)Followyournose(朝前走)Tobelly-ache(埋怨、投诉)等,是我们在导游中经常听到的英国俚语。“俚语丰富了标准英语,促使英语成为世界上最复杂和不断发展的语言之一”(《简明英语俚语词典》之“序言”)。俚语的文体功能主要在于立意新颖、诙谐风趣、富有感情色彩。恰当地使用俚语能够使语言新鲜、活泼、生动、形象,增强语言表现力和想像力。作为导游翻译,对此应予以重视。二、俚语的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动形象。例如,形容“政府要员的丑闻”被称为WaterGateevent(原指“水门事件”,近年来又出现IranGateevent“伊朗门”、White-waterGateevent“白水门”等相近词);“官僚主义”、“办事拖拉”被叫作Redtape;Wheelerdealer指“机灵鬼”、“善于交际”;Eagerbeaver用来形容“工作特别卖力的人”;Think-tank表示“智囊班子”;“人才外流”被称作Braindrain;等等。又比如,用Buzz表示Telephonecall(有电话),用Knockout表示“杰出人或物”,Nuthouse表示“精神病院”,Playhooky指“逃学”,Tocomedowntobrasstacks意为“照直说,不要拐弯抹角”;“香烟”被形象地称作Cancerstick(因为吸烟可以致癌);“拍马屁”被称作Apple-polishing;“干活磨洋工”被喻为Clockwatcher...此类俚语既新奇又生动形象,听来趣味横生,富有幽默感,令人耳目一新。第二个特征是变化迅速。这是因为大多数俚语词追求新颖,必须不断翻新,以保持其新鲜感。所以很多俚语词的寿命一般说来都不长,使用周期比较短。新的俚语词不断涌现,层出不穷。俚语中也不断有已演变为标准词、口头语或成语的词。例如:Jeep(吉普车)、Baby-sitter(临时保姆)、Bus(公共汽车)、Lab(试验室)、Highbrow(文化修养高的人)、Fogy(守旧保守的人)等。每一个俚语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流行的原因,时过境迁,或改变其义,或转为标准语,或销声匿迹,或继续用于某些局部地区。许多俚语去掉其富于刺激性的色彩之后,仍然被人们所接受。例如:Cop(警察)、Babykisser(为竞选而笼络人心的政客)、Hotwire(新闻)、Coldwar(冷战)、Tocookup(捏造)、mug(街头行凶抢劫)、Haveashot(打针)、Hit-and-miss(碰巧)、Alligator(再见,回答Seeyoulater,等等。俚语的第三个特征是比较粗俗。许多俚语难登大雅之堂。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俚语词汇大都来自犯罪团伙和下层社会,以后逐渐扩大到社会各个亚文化群,现今俚语的主要来源是各种社会职业和亚文化群的行话或隐语,甚至还有不堪入耳的“禁忌语”(Taboo)。作为导游翻译要学 会识别此类俚语,切不可随意乱用。例如:Hittheroad(走吧),Givemesomeskin(握个手吧),Hitthehay(睡觉吧),I’mdyingtogototheloo(我着急上厕所),Heisprettylousy(那人真差劲儿),Haveafag(抽支烟)Lookatthatchick(瞧那个妞儿),等等。此类俚语都是比较粗俗或缺少礼貌的。三、如何正确对待俚语从事导游翻译的人总希望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灵活运用导游语言艺术与技巧,使翻译导游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幽默感。细心的导游员会经常向外宾讨教某个俚语的确切含义,学习在何种语境或场合下恰当地引用俚语。在导游翻译界中,对待俚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俚语大都粗俗不雅,是不规范的词语,作为导游不应该学习之,有人甚至认为俚语是对标准语的“污染”,应当予以摒弃,禁止在导游中使用。另一种态度则认为,俚语是语言“新鲜、活泼、生动、形象”的一个构成部分,是语言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可以在非正式场合适当运用。口头语言是导游讲解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导游翻译要讲究语言美。在内容准确、情感健康的前提下,语言要力求鲜明生动,言之有物,切忌死板、老套、平铺直叙。为了活跃气氛和增加游兴,在导游翻译中适当地选用一些风趣幽默的俚语,可以给游客一种非常亲切、悦耳的感觉。试举几例:用abighit表示“很受欢迎”,“大获成功”;形容一场精彩的演出可说Bringdownthehouse(赢得全场喝彩);遇到上下班高峰或交通堵塞,就用Rushhour和Trafficjam;对伸长脖子东张西望的游客可用Rubberneck;许多游客喜欢Snapshot(抢拍照片);假如你“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客人会委婉地批评你:Don’tblameonyourcomputer;用一句Thank-you-ma’ma来描绘“搓板路”,可让身受颠簸之苦的乘客开怀大笑;有的导游可能持有一种偏见,以为俚语掌握得越多,说得越“溜”,越能讨游客喜欢,越显得一个人的外语水平高。有的导游不惜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搜集俚语,随后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地加以使用,往往会引起游客的反感。例如,有的导游在催促客人快走时说:“Shakeyourlegs”(“快点儿”)。有位导游员在带团中途经厕所时随口问外宾:“Anybodywantstotakealeak’(“哪位想撒尿”)?游客们为之愕然。还有位导游员在带团参观某高等学府时,开场白竟然用”I’mtickledpinktogiveyoualow-downofthisuniversity’(“我很乐意向诸位揭一下这所大学的老底儿”)。这无疑是缺乏文化涵养的表现。由此可见,滥用俚语,尤其是使用“禁忌语”一类的俚语,非但不能显示一个人的英语水平高深,反而表露出你是一知半解、不懂礼貌。如果不分场合,不加分析,一味地生搬硬套,难免哗众取宠,反而让游客小瞧自己。俚语在导游语言中的使用要考虑三个因素的制约,即交谈的场合、交谈的对象和交谈的内容。什么时候使用和如何选用俚语,完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严肃、庄重等正式场合,理应不用俚语。对长辈、上级或贵宾,一般也不用或慎用俚语。在非正式场合下,为活跃气氛和交流感情,适当地选用一些俚语,会使游客感到轻松自在。只要掌握好尺度,使用得当,就有助于达到活跃气氛、调节情绪、增加游兴等目的。英国语言学家菲西安(B.A.PhYthian)指出,“俚语是人们语言交流中极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对其俚语我们往往把握不准,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小心。首先要注意场合,切忌滥用,以免因用词不当而发生误会,甚至产生反作用。此外,已经过时的俚语应该少用或不用,这是因为俚语是英语词汇中变化最快、最不稳定的成分,“外国人说英语的一个特征,就是经常使用一些过时的俚语”(《牛津词典》1979年第十版)。对学习英语的人来讲,最好记住“俚语词汇的受欢迎程度并不特别长久,只有在确定它们尚未过时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使用俚语要听起来非常自然,要避免引起他人反感。”(《牛津最新英语学习词典》,1980年版)。众所周知,英美人同外国人谈话时总是没有像他们自己相互间交谈时那么随便自如。作为导游翻译,游客可以从你的导游或谈吐中听出你的英语程度来。导游语言是一种口头文学语言。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是导游语言美之所在。导游的语言应具有感染力,这对激发游客的兴趣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导游员的语言表达总是平淡的或背书式的呆板、单调、缺乏幽默语言的品位,连一个恰当的俚语也不用(假如你能做到的话),往往会使游客(特别是美国人)在心理上留下一个缺乏幽默感、讲话平淡无味或者过于严肃正统的印象。如果你能善于运用幽默导游的语言技巧,恰如其分地使用一些俚语,往往会使谈话或导游讲解妙趣横生、别开生面,使游客感到自然亲切,双方的距离马上会拉近许多。[参考文献][1]何耀东.英文俚语与俗语[M].北京:华联出版社.[2]魏星.实用导游语言艺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3]肖潜辉.特级导游论文点评[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4]陈文伯.英语习语趣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