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课《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23课《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ID:38774374

大小:14.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23课《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第1页
23课《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第2页
23课《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第3页
23课《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第4页
23课《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3课《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重难点: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懂得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美好家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读书指导。(1)揭示课题,就题设疑:书怎么会走路呢?“会走路的树”究竟是指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再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并抓机会正音。“晨”是翘舌音;“奇”与“趣”的读音不能混淆,“奇”的韵母是i,“趣”的韵母

2、是ü,激读jī,不能读成jiē;“角”jiǎo,在本文中不能读成jué.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大体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小鸟看见一棵树走来走去,就觉得“好奇”,因为别的树没有走来走去,唯独这棵“树”能走。但小鸟并不知道这是鹿的角,还以为真是树,于是想爬上去坐一坐。小鸟的话要读出天真好奇的语气。第二自然段写“小树”热情地带着小鸟儿玩。“当然可以”,写出驯鹿十分和善友爱,还能带小鸟“玩了好一会儿”,并不吃劳苦地把小鸟“送回家”。第三自然段写“小树”天天陪小鸟玩

3、。文中有两个“许多”,一是去了“许多地方”,二是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是“小树”的热情友善,使小鸟长了许多见识,也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写小鸟长大了,飞向远方,“告别”一词,说明他们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以上四个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写小鸟认识了一颗会走路的树,虽然结下了友谊,但小鸟始终不知这棵“小树”是谁。第五自然段写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又看见了一头鹿的角,课文中用“美丽”,“金色”,“特别好看”等词语突出了驯鹿善良美好的个性特点,也是小鸟对“会走路的树”的赞美。第六、七自然段写小鸟与小鹿的第

4、一段对话。小鸟还以为这是又一棵“会走路的树”,而小鹿终于说出它叫“驯鹿”,而且反过来问小鸟:“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这说明原先那头鹿也很挂念小鸟,反映了他们友谊的深厚。第八、九自然段写小鸟与小鸟也一直很想念“去年的那棵树”,而现在居然遇到了他的儿子,怎么会不高兴呢!这时,小驯鹿也“激动起来”,也许因为知道自己的爸爸很想念去年遇到的“小鸟”,所以他连忙带着小鸟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这一部分写了小鸟认识小鹿的经过,生动感人地反映了小鸟与驯鹿之间深厚情谊,并由此表现了大自然融洽和谐的一面。指导学生有感

5、情地把他们的对话读好。2、指导朗读。这篇课文有许多对话,小鸟与小鹿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深厚友谊都可从对话中得到体现。着力指导学生读好对话,可以用分角色朗读的办法,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台一边朗读一边表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3、指导想象。本课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带小鸟“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那么,会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让学生尽情地联想,只要有一定的合理性,老师都给予鼓励。再比如小驯鹿带小鸟回家,小鸟见到小鹿的爸爸后,会讲些什么呢?不但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还可以指名上台表演

6、见面后的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4、指导写字。“角、陪”两个字要按笔画笔顺描红。“角”字下面的最后一笔竖要出头,不能写成“土”。“趣、概、激”三个字笔画较多,比较难写,要注意写规范写美观。5、实践活动。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能续编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再在班上举行“续讲故事比赛”,看谁编的合乎情理,更有趣更生动。6、引导学生们小结课文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一棵会走路的树,“小树”陪小鸟玩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7、。第二部分是第五至九自然段,写小鸟认识小驯鹿,知道了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一家。学生们在朗读对话中要领略到小鸟与驯鹿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7、拓展:驯鹿:哺乳纲,偶蹄目,鹿科。肩高一般一米余;雌雄都有角,角长,分成许多叉枝,有时超过30叉;蹄宽大,悬蹄发达;尾极短。夏毛深褐,冬毛棕灰,颊部白或乳白,尾白色,以地衣、嫩枝、谷类和草类为食。有迁移性,善游泳,性叫温驯。分布于欧、亚、北美三洲的北极圈附近,中国仅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部,因其头是马,角像鹿,蹄宽大似牛,故与麋鹿同有“四不像

8、”之称。人类驯养已有千余年历史。可用于驮物和拉雪橇,肉、乳、脂肪可食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