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两种电荷

第一节两种电荷

ID:38821899

大小:3.4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19

第一节两种电荷_第1页
第一节两种电荷_第2页
第一节两种电荷_第3页
第一节两种电荷_第4页
第一节两种电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两种电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兰天萍请点此处动手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碎纸屑等轻小物体,观察到____。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是____。总结:物体具有了___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____。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____。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两种电荷实验与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同种电荷

2、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一、两种电荷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构 造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原 理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中性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带正电2.原

3、子结构二、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原子就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原子就失去了电子。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1.实验研究实验1: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三、导体和绝缘体AB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2:用金属棒连接两

4、验电器AB请点此处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AB2.导体(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2)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3)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金属:自由电子食盐溶液:阴离子阳离子3.绝缘体(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2)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5、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C练一练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A.人体、大地、铜钥匙B.橡皮、煤油、塑料袋C.铅笔芯、盐水、玻璃杯D.瓷瓶、空气、钢板尺B3.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和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一个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6、。(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带电?(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运动的方向,并回答:吸管带的是哪种电?餐巾纸带哪种电?为什么?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导体与绝缘体课堂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