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第二讲)修订

马列文论(第二讲)修订

ID:38832478

大小:632.8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20

马列文论(第二讲)修订_第1页
马列文论(第二讲)修订_第2页
马列文论(第二讲)修订_第3页
马列文论(第二讲)修订_第4页
马列文论(第二讲)修订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列文论(第二讲)修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第二讲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1858年)[写作背景]参阅注释(1)和讲解另外补充:(1)1848年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马克思在反动势力的迫害下流亡英国,寓居伦敦。1857---1858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为了迎接革命高潮,马克思一面同恩格斯指导工人运动,一面紧张从事理论研究工作。1858年8月开始《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写作(该书又被称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后来马克思改变了写作计划,另行撰写《资本论》。已完成的部分即《

2、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卷。《导言》为1857年8-9月写的,是计划中的全书的草稿和提纲。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卷出版时,马克思又删去了《导言》,另写了一篇《序言》随之出版。马克思生前一直没有发表《导言》,直到1902年人们才从马克思的遗稿中发现它,1903年发表。本讲有两篇原著——〈序言〉与〈导言〉——的节选,我们将以一个问题:“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展开论述,并联系论述另一个问题:“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2)关于“两种生产不平衡问题”的两次讨论:第一次讨论在1959年。“大跃进”时期人为地制造文艺繁

3、荣。各种口号。作家王西彦的经历。1959年第二期《文艺报》有人发表文章《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合社会主义文艺》,认为不平衡规律已“过时”,它已被“相适应”原理所代替。“文艺报”按语则认为不平衡规律只适用于剥削阶级社会。不过,有人提出不同见解。第4期《文艺报》又发表了张怀瑾的文章《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是过时了吗?》,认为不平衡现象已不存在并不意味不平衡规律过时了。这次争论还未进一步展开就停止了。第二次讨论发生在十年浩劫之后,1978年这一理论问题被再度提出。人们发现,十年“文革”

4、恰恰证明了“不平衡”的存在。1978年第一期《外国文学研究》发表了张怀瑾的文章《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认为不平衡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而且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会消失,是一个绝对的普遍的规律。此文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注意和争论,出现了多种见解:认为“不平衡”是“规律”的有三种:它们分别认为“不平衡”A、是绝对的普遍的规律;B、是相对的规律,只在剥削社会中起作用;C、是相对的规律,不只在剥削社会中起作用,也在社会主义社会起作用;认为“不平衡”不是“规律”而是“现象”的有一

5、种——这种观点认为,两种生产本质上是平衡的,不平衡只是一种现象,是两种生产平衡关系在特殊条件下的特殊状态。从1978年到1982年,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形成了多种见解。后来《马列文论百题》一书在“两种生产不平衡”这一条目下竟并列了三种解说。一、“不平衡”的含义、形态类型和内容1、马克思关于两种生产的内在联系的两个观点——“相适应”与“不平衡”。先从马克思的《序言》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名论断说起。(见教材P.152)这段论述包括以下命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

6、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生产方式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以上简称“相适应”原理。有人认为:“不平衡”理论与“相适应”原理二者发生了矛盾冲突——既然两种生产“相适应”,哪来的“不平衡”?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将两种生产作了“直接比较”——即,将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的两种生产的发展水平直接相比。我们必须着重指出:1)“直接比较”是不成立的,因为两种生产不具有可比性;而且这种“比较”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2)马克思关于两种生产的两个观点“相适应”与“不平衡”都是成立的,二者根本不矛盾;3)两个理论

7、有着内在联系,二者的关系是:“相适应”原理是“不平衡”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不平衡”理论是“相适应”原理复杂性的表现和引申。2、“不平衡”的含义与形态、类型我们先从马克思关于两种生产不平衡的经典论断说起(见教材P.154):“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社会的一般发展”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一般历史发展,而不是仅指某几种社会形态的大的交替。“因而”一词连带的构成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是对“社会的一般发

8、展”这一词语的引申。“物质基础”一词指什么?学界各家说法不同,基本上有三种说法: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物质生产。较多的人还是认为应理解为生产力,因为只有生产力才是社会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唯一根本动因。“不成比例”一词最易被误解。前面所说的那种“直接比较”就是把“比例”误作两项之比:a/b。其实,“比例”是四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