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余角和补角

4.3余角和补角

ID:38871797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0

4.3余角和补角_第1页
4.3余角和补角_第2页
4.3余角和补角_第3页
4.3余角和补角_第4页
4.3余角和补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4.3余角和补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3.3余角和补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2.会简单的运用余角和补角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以及性质.难点:探索余角补角的性质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做运动:全体起立,把双手摆成直角,头与手是重叠的,转动你的左手,这时左手和右手形成了一个角度,左手和头形成一个角度,这两个角的和为直角,数学上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下面我们来认识补角,右手举高,右手和头、右手与身体之间形成一个角,这两个角的合适

2、平角,数学上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请你们翻开数学书P137页,告诉我余角和补角的概念.二、探索新知探究一:余角补角的概念活动一预习理解概念生:余角(complementaryangle):如果两角和等于90°(直角),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师:几何语言表示为:如果∠1+∠2=90°,那么∠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生:补角(supplementaryangle):如果两角和等于180°(平角),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师:几何语言表示为:如果∠1+∠2=180°,那么∠1与∠2互为补角,∠1是∠2的补角,

3、∠2是∠1的补角.活动二认识互为余角、补角的特点师拿出一个直角,由∠1和∠2组成.师:将∠1和∠2拆开,各放一边,两角还是互为余角吗?为什么?生:是,因为只要两角的度数为90°就是互为余角.师:所以说两个互为余角的角与摆放的位置没有关系.师再将其中一块角再次剪开,这三个角还是互为余角吗?生:不是,因为是三个角,概念只说了两角.活动三运用概念计算余补角判一判:(各位同学抢答)1)一个角的余角必为锐角.2)一个角的补角必为钝角.3)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4)互余的两个角一定都是锐角,两个锐角一定互余.5)如果∠1=30°,∠2=25°,∠3=35°,那么∠1、∠

4、2、∠3这三个角互为余角.6)钝角一定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7)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一定有公共顶点和公共边.填一填:(小组之间互相说)∠α∠α的余角∠α的补角5°32°45°77°62°23′X°结论: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1探究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活动一同角的余角相等师:画出∠1的余角(生在导学案上完成,并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来)探究画出的两个余角有什么关系?生口述过程,是展示过程.解:∠2=∠3∵∠1+∠2=90°,∠1+∠3=90°∴∠2=90°-∠1,∠3=90°-∠1∴∠2=∠3同角的补角相等.活动二等角的余角相等已知∠1与∠2互为余角,

5、∠3与∠4互为余角,若∠1=∠3则∠2与∠4是什么关系?生自行书写过程,小组互相检查.活动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师:知道了余角的性质,那么补角具有这样的性质吗?已知:如图,∠2与∠3都是∠1的补角,求∠2与∠3的大小关系。(口述过程)结论:同角的补角相等已知:∠1与∠2互为补角,∠3与∠4互为补角,且∠1=∠3。问:∠2与∠4的大小关系(直接分析得到结论)结论:等角的补角相等练习:1、若∠1+∠2=90°,∠3+∠2=90°,∠1=60°,则∠3=°,依据是什么?2、若∠1+∠3=180°,∠2+∠4=180°,且∠1=∠2,则可知∠3=∠4,其理由是根据.三、

6、巩固练习1234BECDOA1.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COB,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2.如图,直线CD经过点O,且OC平分∠AOB。试判断∠AOD与∠BO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四、课堂小结1.余角补角的概念是什么?2.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什么?3.需要注意的有哪些?五、课堂练习1.若∠1+∠2=90°,∠1+∠3=90°,那么∠2∠3(填“=”、“>”或“<”)理由是.2.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补角的,则这个角的度数是多少。3.如图,∠AOB与∠BOC的和等于250°,并且OA的反向延长线OD平分∠BOC,求∠AOB与∠BO

7、C的度数.六、课后作业典中点七、板书设计4.3.3余角和补角一、概念余角..........补角..........二、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八、课后反思本节课比较亮的地方是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氛围比较活跃.不足在于课上节奏较快,没有充分考虑学情,这个事期的学生刚刚接触几何,也刚刚起步学者写几何说明,很大部分知道结果但是不懂得如何书写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慢下来等待他们,鼓励他们去书写.不仅如此,在讲例题的时候应该给时间让他们重新书写,而不是说一说就过了!在整个的设计流程当中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能眼高手低,比如在让学生说角的余角

8、和补角的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