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

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

ID:38897774

大小:277.1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_第1页
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_第2页
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_第3页
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_第4页
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319-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140.10X5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19—2012代替DB34/T319-2003地理标志产品霍山黄芽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Huoshanhuangyatea2012-09-21发布2012-10-21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319—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以及GB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代替DB/T319-2003《霍山黄芽茶》。本标准与DB/T319-2003相

2、比主要变化如下:——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修改标准名称;——按照GB17924-1999对标准文本结构作了调整和修改;——增加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修改了理化指标项目;——卫生指标引用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本标准由六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霍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霍山抱儿钟秀茶业有限公司、安徽省霍山县缘圆缘工贸有限公司、六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滨、程俊生、李燕、刘红、徐

3、志明、张圣轩、唐应芬、姚皖湘、戚仁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4/T319-2003。IDB34/T319—2012地理标志产品霍山黄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霍山黄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霍山黄芽。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4茶水分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茶总灰分测定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Z26576茶叶生产技术规范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037红茶、绿茶、

5、花茶运输包装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霍山黄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第53号《关于批准对霍山黄芽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批准的范围,为安徽省霍山县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4术语和定义1DB34/T319—201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1霍山黄芽产自霍山县境内茶区,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茶叶。5要求5.1主要品种霍山金鸡种、舒茶早等。5.2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20的规定要求。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大于2.0%、pH值在4.5至6.0之间。5.3茶树种植5.3.1种植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每年霜降前后采收当地茶园里已成熟的茶籽,12月份或次年1

6、月份用水浸泡5至7天,除去轻飘、颗粒小的茶籽,每穴播下3至5粒饱满茶籽。——无性繁殖:每年9月份,选用金鸡种、舒茶早或当地茶园性状优良的茶树枝条,利用短穗扦插技术育苗,次年10至11月,大田移栽。5.3.2规格分丛式和条式。——丛式:茶园每丛茶苗2至3株,每667平方米(亩)300~600丛。——条式:茶园每穴茶苗1至2株,单行每667平方米(亩)1300~1400穴,双行每667平方米(亩)2600~2800穴。5.4茶园管理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年茶园9至10月份施用基肥,可施农家肥(包括厩肥、猪栏粪、土杂肥等)或经过堆沤的菜籽饼,结合秋季深耕施用。追肥结合春季中耕锄草进行,可施腐

7、熟稀释人粪尿或菜籽饼液。茶树病虫害防治,应符合GB/Z26576的规定要求,主要采取农业措施、人工捕杀害虫和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幼年茶树通过定型修剪,培养丰产树型。5.5鲜叶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初展。采摘要求为“三个一致”和“四不采”,即形状、大小、色泽一致,开口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色芽不采。采回后摊放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符合标准的鲜叶,晴天无露水时,摊放2至3小时,阴雨天摊放4至5小时。鲜叶上午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