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

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

ID:38902681

大小:324.5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_第1页
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_第2页
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_第3页
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_第4页
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58147-2018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856—2018地理标志产品昌宁红茶2018-03-01发布2018-06-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3/T856—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005年第78号令)、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由昌宁县人民政府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

2、C02)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昌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宁县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支芹会、洪杰、洪志、李湘、陶景。IDB53/T856—2018地理标志产品昌宁红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昌宁红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栽培管理、采后处理、包装和贮藏等。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昌宁红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037红茶

3、、绿茶、花茶运输包装DBS53/012-2013昌宁红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昌宁红茶以昌宁县行政区域内采收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包装制成的红茶。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划定的昌宁县行政区,位于东经99°16′~100°12′、北纬20°14′~25°12′的区域内,见附录A。5栽培管理5.1立地条件海拔1600m~2200m,宜选择红壤、黄红壤,pH值4.5~6.5,有机质含量≥1.5%,土层厚度≥100cm。5.2育苗5.2.1剪穗从茶树母本枝条上剪下短穗,长3cm~4cm,留腋芽和半

4、个叶片。1DB53/T856—20185.2.2扦插按行距10cm、株距2.5cm进行扦插,叶向一致。5.2.3苗期管理保持水分,适时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5.2.4苗木质量要求苗高≥20cm,地径≥3mm,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5.3种植226~8月下旬种植,栽植密度为24000株/hm~26000株/hm。5.4施肥每年,每公顷茶园施有机肥3t~5t,茶叶专用复合肥1t~1.2t。5.5采摘3~9月,选择一芽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分别进行采摘。6采后处理6.1萎凋6.1.1萎凋槽萎凋注风温度宜≤35℃,相对湿度65%~75%,摊叶厚度≤20cm。6.1.2室内

5、自然萎凋温度宜为20℃~22℃,摊叶厚度≤1kg/㎡。6.1.3萎凋时间萎凋叶含水量至58%~62%,青草气味逐渐减少,有清香味时,即可停止萎凋。6.2揉捻揉捻室温宜为20℃~24℃,空气相对湿度85%~90%。一芽揉捻时间30min~40min,一芽一叶揉捻时间40min~60min,一芽二叶揉捻时间60min~90min。6.3发酵发酵室温度宜为25℃~28℃,相对湿度80%~90%,发酵至青草气味消失,泛出果香,叶肉对光透视呈红黄色时停止发酵。6.4干燥2DB53/T856—20186.4.1先用热风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cm~1.5cm,毛火干燥10

6、min~12min。再用热风温度90℃~100℃,摊叶厚度2.0cm~3.0cm,足火干燥12min~15min。毛火转足火之间摊凉1h~2h。6.4.2毛火适度,略有刺手感,叶回软有弹性,折梗不断,含水量为20%~25%。足火适度,条索紧结,有明显刺手感,手捻成末,色泽乌润,茶香透露,含水量≤6%。6.5分拣6.5.1筛分用圆筛分离茶叶的长短和大小,再用抖筛区分茶叶粗细,经飘筛去除轻片、梗皮及毛衣后,即可按本身路、长身路、圆身路、轻身路和梗筋路进行分路加工。6.5.2切轧用滚切机、齿切机、圆切机将粗大头子茶按成品规格切轧。6.5.3风选用风扇清剔碎石及按茶叶轻重区分茶

7、叶级别。6.5.4拣剔用手拣和机拣方式,除去筛分、风选后余下的茶梗、茶籽、茶片及夹杂物等。6.5.5拼配及匀堆经筛分、切轧、风选、捡剔后,根据各路茶叶品质特征和成品茶叶要求按不同的比例进行拼和。6.6复烘经拼配及匀堆后,用热风温度80℃~90℃,摊叶厚度3.0cm~4.0cm,干燥20min~30min。6.7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照DBS53/012-2013规定执行。7包装和贮藏7.1包装销售包装应符合SB/T10035的规定,运输包装应符合SB/T10037的规定。7.2贮藏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阴凉、无阳光直射的专用仓库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