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ID:38916844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1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教学设计王丙军【教材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很大而且类型多样,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一部分,今后我们主要学习不同区域的位置、自然、人文环境等,希望我们能带着激情、好奇心去认识大中国。【学情分析】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地理差异非常感兴趣,充满好奇心.【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2、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教师: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学生: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假期大家有的会留在家度过,有些同学可能跟家里人出去旅游,那么能分享一下在家或者到了外地的假期感

3、受吗?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讲授新课】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板书1、自然方面: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

4、级下降过渡:这样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板书: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师生总结:温差造成作息的不同展示:展示节日、农业生产、饮食等图片,进一步体现地理差异的显著。总结并过渡: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使得我国地理差异很显著;有些地然地理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尤其是山脉;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板书: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学生:好!(同学们鼓掌欢迎,

5、烘托课堂气氛)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阅读:阅读第三页文字与“阅读材料”,归纳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活动一: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活动一: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第四页图5.3、5.4并完成第五页活动题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的地理差异。多媒体展示:南方、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活动二

6、:让同学们做活动2、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分方面的重要意义。活动三:让同学们做活动3.分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师生小结:活动中,了解到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意义,通过对主导因素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的地理差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更加具体。【课堂小结】总结:中国的地理差异很大而且类型多样,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一部分,今后我们主要学习不同区域的位置、自然、人文环境等,希望我们能带着激情、好奇心去认识大中国。【布置作业】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板书设计地理差异显著】1、自

7、然方面: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教学反思】本章的知识点多为理解性知识,侧重于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教学中我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课堂教学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

8、的主体地位。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归纳总结出地理观点,学生在读图分析、综合分析上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上的交流评价活动,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当然,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始终认为是副科,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学习比较沉闷,对这部分学生疏于指导。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意识有待提高。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