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名解

外科学总论名解

ID:38918400

大小:169.0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1

外科学总论名解_第1页
外科学总论名解_第2页
外科学总论名解_第3页
外科学总论名解_第4页
外科学总论名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学总论名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外科学总论名解1.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排除过多,以致血PaCO2降低,最终引起低碳酸血症,血PH上升的酸碱平衡失调现象2.痈:指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以金黄葡萄球菌为主3.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菌以金黄葡萄球菌为主,偶可由表面葡萄球菌或其他病菌致病。好发于颈项、头面、背部毛囊与皮脂腺丰富的地方,脓栓形成是其感染的一个特征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为体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白细胞溶解及减少,血

2、压升高或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甚至休克,或发生ARDS和MODS5.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分为两种:速发型,指原发急症在发病24h后有两个或更多的器官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见于原发病为急症且较严重;迟发型,先发生一个重要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继而发生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多见于继发感染或存在持续毒素或抗原。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

3、症为特征7.丹毒:皮肤淋巴网管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8.甲沟炎: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常因微小创伤引起。9.休克: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10.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引起11.感染性休克:是机体受到病原体入侵,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微循环障碍,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12.急性肾衰竭(A

4、RF):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日)出现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病症13.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14.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压代表了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正常值为0.49~0.98kPa15.心肺复苏(CPR):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

5、自主搏动。关键是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16.二重感染:又叫菌群交替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来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的情况17.脓毒症:是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明显改变者的外科感染的统称,用以区别一般非侵入性的局部感染18.菌血症:是脓毒症中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但其不限于以往多偏向于一过性菌血症的概念,目前多指临床有明显感染症状的菌血症19.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

6、肿或坏死组织,再生修复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多见于损伤程度轻、范围小、无感染的伤口或创面20.二期愈合: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不同程度地影响结构和功能恢复,多见于损伤程度重、范围大、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而未经合理的早期外科处理的伤口21.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其特点有:常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多为器质性病变,常有组织化脓坏死而需外科处理。22.开放伤:有皮肤破损的开放性伤口,根据伤道类型再分为贯通伤、盲管伤、切线伤、反跳伤等,易发

7、伤口感染。23.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24.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可称其为功能性细胞外液。25.甲胎蛋白:胎儿时期由肝脏和卵黄囊产生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在出生后其合成受到抑制。是对原发性肝癌等有特殊诊断意义的肿瘤标记物。26.冷休克:感染性休克的低动力型(又称低排高阻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CO减少。

8、病人皮肤湿冷。1.暖休克: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CO正常或升高(高排低阻型),有血流分布异常和动静脉短路开发增加,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生成不足。病人皮肤比较温暖干燥。2.肿瘤一/二/三级预防:一级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其目的是减少癌症发病率;二级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其早期阶段发现它,予以及时治疗,其目的是降低癌症死亡率;三级即诊断与治疗后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及减轻痛苦、延长生命3.低钾血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