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ID:38920423

大小:929.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1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_第1页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_第2页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_第3页
资源描述: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骼肌肉影像学MusculoskeletalImaging·414·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ChineseJournalofMedicalImagingDoi:10.3969/j.issn.1005-5185.2013.06.004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唐丽丽刘白鹭舒圣捷王海波刘丽丽殷雪【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脊柱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结核,2.2MRI表现3例椎体骨质破坏患者椎体内T1WI、T2WI脊柱;诊断,鉴别均呈低信号改变(图1E、F);椎间盘破坏呈低信号改变,椎【中图分类号】R378.5;R445.3间隙变窄(图1F);椎

2、旁脓肿呈典型的长T1、长T2信号,边界欠清晰,脓肿信号不均匀(图1E、F)。布氏杆菌病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是由各型布氏杆2.3CT诊断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与病理结果比较本组病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传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此病常例术中破坏区均见炎性肉芽组织形成,清除炎性肉芽组织送侵袭脊柱引起脊柱炎,多数患者以腰痛就诊,其临床症状及检,病理检查可见病变区组织细胞增生,增殖性结节及肉芽CT表现与脊柱结核等其他脊柱疾病相似,易引起误诊、误治,肿形成,其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布因此,熟悉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对正确诊断及氏

3、杆菌病性脊柱炎病理改变相符;5例初诊为布氏杆菌病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脊柱炎可能,2例诊为腰椎结核。的7例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3讨论1资料与方法3.1流行病学特点布氏杆菌病在国内以东北、内蒙古及西1.1研究对象2011-05~2012-0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北农牧地区为主要疫区,流行于牧工、皮毛及肉食加工、兽医院收治7例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医等有病畜接触史者,该病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年龄24~47岁,平均(37±8)岁。患者均居住在农村,有初)可呈

4、点状暴发流行。羊是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牛和猪,牛、羊接触史,其中1例有为母羊接生经历。所有患者均因家畜患本病后早期往往出现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传染腰痛、乏力就诊;2例有间断发热,体温>38.5℃,同时伴有性强,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尿液也多汗,应用抗生素后可退热。7例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均阳具有感染性。性;3例血细菌培养检出布氏杆菌。所有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3.2临床及病理表现大量布氏杆菌经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病理示炎性肉芽肿,术后症状缓解。及皮肤侵入人体,首先到达附近的淋巴结,突破淋巴防卫功1.2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

5、ipsBrilliance16层螺旋CT,电能后进入血液循环,并不断释放内毒素,随之侵犯肝、脾、压140kV,管电流250mA,螺距1.0,层厚3mm,重建层骨髓、关节等组织。此病变主要变化为渗出、增生、肉芽肿[1]厚1.5mm,重建间隔1.5mm,行容积再现(VR)显像技术。形成,3种病理改变可以交替发生。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发采用Siemens1.5TMR仪,常规SE及FSE序列行矢状面、热(多为波状热)、多汗、关节痛、腰背酸痛、肌肉疼痛,[2]横断面扫描。扫描参数:T1WI:TR/TE200ms/10ms,层厚骨关节损害以负重关节为主,

6、最易受累的是腰椎。本组24mm,间距0.4mm,T2WI:TR/TE2400ms/104ms。例表现为波状热、多汗,7例骨关节损害均发生于腰椎。睾丸炎也是布氏杆菌病的特征性症状之一,其他症状有头痛、2结果[3]神经痛、肝大、脾大、淋巴结肿大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4]2.1CT表现7例患者均为相邻2个椎体受累,1例L1、L2及骨髓细菌培养、血清布氏杆菌凝集实验(滴度>1∶100),椎体受累,2例L3、L4椎体受累,4例L4、L5椎体受累,以有助于诊断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L4椎体受累多见。CT显示骨破坏灶为多发小类圆形或斑片3.3CT表现①骨

7、改变。骨破坏多为1~2个椎体受累,病样低密度灶,主要分布在椎体边缘,病灶边缘硬化带内可见灶为直径2~5mm的多发圆形、类圆形或斑片状低密度灶,新破坏灶,部分病灶发展达半个椎体;未见死骨,椎小关节周边有明显的增生硬化带,甚至整个椎体密度普遍升高;破未见破坏(图1A);椎体边缘见骨赘,其中2例有不典型“花坏区多分布在椎体边缘,椎小关节亦可见类似改变。新生骨边椎”表现(图1B);7例均见椎旁脓肿形成,脓肿内无钙化,脓肿压迫椎管,推压邻近腰大肌,与腰大肌界限较清晰,其【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CT室黑龙江哈尔中1例渗入椎管内硬膜外间隙

8、(图1C);多平面重组(MPR)滨150081图像上可见椎体对称性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图1D)。【通讯作者】刘白鹭E-mail:liubailuhmu@sina.com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C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