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课件

ID:38931780

大小:1.2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6-21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课件_第1页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课件_第2页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课件_第3页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课件_第4页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组织培养主讲:余志坚(讲师)陈传红(讲师)东华理工大学生物系2010.3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余志坚联系方式:科技楼210手机:15879846523E-mail:zhjyu60@126.com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植物组织培养绪论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内容提要: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展望四、教材及参考书五、网络资源与信息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一、植物组

2、织培养的基本概念1、植物组织(离体)培养(Planttissueculture;Plantcultureinvitro)(广义)离体的植物细胞及原生质体、组织、器官----外植体在人工控制的无菌环境条件下再生细胞、组织继而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狭义)以植物组织为外植体进行培养。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图示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以叶片为例)过滤、离心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

3、2007/5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2、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主要特点:用微生物学实验手段,进行植物离体无菌操作。1)整个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2)人工控制条件下;3)人工培养基;4)外植体;5)植物无性繁殖——植物克隆;6)在封闭的微环境下进行。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3、主要研究内容1)组织培养(即狭义的植物组织培养)分生组织、形成层组织、薄壁组织、韧皮组织等2)器官培养植物六大器官的培养3)胚胎培养幼胚、成熟胚、胚乳、胚珠、子房等4)细胞培养生殖细胞(花粉培养)、体细

4、胞等5)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6)其他次生代谢物生产、脱毒培养、人工种子等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4、研究任务细胞、组织、器官等在离体培养下的:营养条件、激素因素、培养条件形态发生和代谢规律脱毒方法与机理再生植株群体的遗传稳定性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机理与方法细胞离体融合机理与方法(新品种培育)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1、理论和实验开创时期(1902—1930)1838-1839年,德国科学家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cellconcept

5、”,奠定了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提出单个细胞的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理论。为证明该理论,他采用了野芝麻和紫鸭草的叶片栅栏组织细胞、髓细胞等为材料,在人工培养基中培养,没有成功。但他预言:在未来,人们可以从营养细胞培养出人工胚。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1904年,Hanning最先成功地培养了萝卜和辣根菜的胚。离体胚可以充分发育,并且提前萌发形成小苗。这是世界上胚胎发育最早获得成功的一例。1922年,德国的Kotte和Robbin

6、s分别报道了根尖离体培养获得某些成功。Knudson采用胚培养法获得大量兰花幼苗。1925年,Laibach从亚麻种间杂种不能成活的种子中分离幼胚,并是杂种胚发育成完整植株。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2、发展时期(20世纪30—50年代)1933年,我国李继侗和沈同进行银杏胚的离体培养时,发现银杏胚乳提取物的生理作用,首次报道了利用天然提取物进行植物组织培养。1934年,荷兰植物学家F.W.Went发现生长素,这是人类首先认识到的一类生长调节物质。1934年,美国的White用番茄根尖建立起第一个活跃生

7、长的无性繁殖系。1946年,我国学者罗士韦在培养菟丝子茎尖时,发现有花的形成,从而导致人们利用该技术诱导花芽形成的研究。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1948年,美国科学家F.Skoog和我国植物生理学家崔徵发现了腺嘌呤或腺苷可解除培养基中生长素对芽形成的抑制作用;1952年,法Morel等将感染病毒的大丽花茎尖切离培养,获得去病毒植株;1953年,Muir成功进行万寿菊和烟草细胞悬浮培养;1956年,Miller和Skoog在鲱鱼精子中发现激动素(KT);1958年,英国科学家Steward等用胡萝卜根的

8、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悬浮培养,成功诱导出胚状体并分化为完整的小植株。陈传红制作www.ecit.edu.cn2007/53、应用和研究深化时期(50年代—至今)1960年,法国Morel采用兰属的茎尖培养,导致全世界“兰花工业”的兴起。植株再生的第四种方式—原球茎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